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區域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08:10:56  


  中評社北京9月2日訊/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在制約經濟均衡穩定發展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回旋空間。中國經濟是一個大國經濟,呈現突出的不平衡特點,中西部仍有大量待發展的區域。地區差異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出現不發達地區拖累發達地區的現象,也有助於營造發展的回旋餘地,妥善應對外來衝擊、促進經濟轉型。

  區域有序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車文輝文章分析,1.區域經濟活動由沿海向內陸擴散,新的區域經濟版圖逐漸成型

  “十一五”以來,中央完整地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國家批准實施了一系列重大區域規劃,區域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並日益呈現出細化、實化和差別化特征;產業活動尤其是製造業生產能力,由過去趨向沿海集中,逐漸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轉移擴散;東部產業西進和海外向內陸投資增多,區域經濟活動漸趨分散,新的區域經濟版圖逐漸成型:2006年至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分別由18.7%、17.1%提升到20.3%、19.8%,東部則由55.7%下降到51.4%,東北地區大體穩定在8.5%—8.6%之間。

  2.以城市群為核心的空間發展局面基本形成,區域發展呈現多極帶動的新格局

  自20世紀90年代,伴隨東部沿海地區完成新一輪產業布局,中國城市化進入加速期,形成了一批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主要城市化地區集中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經濟總量,“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新的城市群不斷湧現,成為引領中西部地區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目前,全國經濟增長重心從南到北、由東至西不斷拓展。

  3.區域經濟增長重心北上西進,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勢頭得到遏制

  近年來,隨著東南沿海經濟的擴張和投資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進一步發展面臨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日益緊缺、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環境壓力提高等一系列難題,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緊迫壓力,急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一批勞動密集、高耗能及資源型產業。由此,跨區域產業轉移和重組勢頭顯現,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