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普京的“新俄羅斯” 下個目標會是誰?

http://www.CRNTT.com   2014-04-24 10:11:14  


 
  原本,中亞各國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和俄羅斯的關係是較為融洽密切的,對“歐亞聯盟”構想也是相對積極的一方,但烏克蘭危機卻不啻在提醒這些境內同樣擁有許多俄羅斯族的中亞各國,克里米亞和東烏的一幕隨時可能在自己國家內發生,只要願意,莫斯科也同樣可以相同的借口,利用住在中亞各國的俄羅斯人挑起事端,然後借口“保護俄羅斯族利益”出兵干預和巧取豪奪。

  事實上不僅中亞各國,一向親俄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甚至剛被推翻、逃到俄境內的亞努科維奇,對“新俄羅斯”構想和俄的越境軍事干預“權利”,也無不戰戰兢兢地拉開安全距離。

  2013年俄羅斯經濟表現本已不佳,突出問題,一是投資環境吸引力下降,外資大量流失,二是經濟結構單一問題積重難返,經濟對外依賴性加深,而這些問題隨著制裁效應的蔓延,恐將變本加厲。在這種情況下,普京的“野望”和俄民族主義者的熱情,也不得不有所顧忌,畢竟,從烏克蘭事件可知,“新俄羅斯”的實現是要大把扔錢和大包大攬的,而且扔了錢也未必一定有所回報。

  4月20日,發生衝突事件的斯拉維揚斯克,親俄武裝自封的“市長”威亞切斯拉夫•波洛馬廖夫敦促普京派遣“維和部隊”或提供武器,幫助他們抵禦“法西斯分子”,對此俄官方暫時採取了“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一如拜登在基輔面對“請幫助烏克蘭實現軍事現代化以抵禦俄羅斯侵略”要求時的態度。

  有胃口、無擔當,或者幹脆說有“食欲”無“腸胃”,是烏克蘭危機背後,東西兩股勢力共同的“潛台詞”,在這種背景下,不論5月25日烏克蘭擬定的大選能否舉行,結果如何,New Ukraine和Novorossiya都將繼續糾纏下去。

  來源:搜狐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