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為何不願讓美元繼續做老大

http://www.CRNTT.com   2014-05-09 09:29:15  


  中評社北京5月9日訊/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即便1971年該體系崩塌以後,國際貨幣體系也一直是美元主導。但在1999年底歐元橫空出世後,至少從形式上單元主導被終結了。21世紀的國際貨幣體系,事實上已經形成二元國際貨幣體系,儘管美元依然唱主角。

  如何認識過去並思考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無疑具有理論和實際雙重意義。這或許代表著,全球資本流動的方向和既定的全球金融秩序將出現重大變化。

  21世紀的國際貨幣體系至少有兩大特征:第一,告別全球貨幣體系的單元主導時代,走向貨幣體系的多元競爭時代;第二,競爭性貨幣貶值時代已經開啟。

  先觀察歐元誕生後的影響。共有3.3億人直接使用歐元,加上與歐元固定匯率制的貨幣,歐元影響到全球4.8億人口。到2006年12月,共有6100億歐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相當於8020億美元。歐元流通的現金總價值超過了美元。雖然在國際結算和國家支配地位上歐元比不上美元,但是歐元給這個世界一個新的選擇,歐洲是與美國可比的發達地區,歐盟的GDP甚至超過美國。

  再審視美元的變化。不可否認,美元霸權的確給美國經濟帶來不菲收益。但時過境遷,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是否總體上有利於美國經濟,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再清晰了。

  前世行行長佐利克在一篇批判貨幣體系的文章中指出,美元的國際化地位帶來兩種巨大代價:第一,其他國家可以通過買入美元來壓低本幣匯率,傷害美國的出口和就業;第二,在經濟失衡加劇時,沒有壓力迫使美國去調整經濟和財政政策,這構成一種道德風險。

  曾幾何時,美國的決策者曾極力主張的強勢美元政策,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逼迫他國貨幣升值尤其是人民幣。這表明,一個強大的美國與美國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了美元是弱勢貨幣這一觀念。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