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假若俄羅斯真的放棄使用美元

http://www.CRNTT.com   2014-05-24 09:36:12  


 
  在一些分析家看來,只要歐盟(占比49.4%)、獨聯體國家(占比13.6%)和中國均同意在雙邊貿易結算中不使用美元,轉而使用本幣,則俄對外貿易七成以上比例都可繞開美元。

  有分析家認為,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嚴重,天然氣供應量1/3仰賴從俄進口,28個歐盟成員國中,天然氣供應100%依賴俄羅斯的有6個,依賴率50%的則有12個,歐盟在制裁俄羅斯方面注定不敢和美國完全步調一致,在這種情況下,俄在石油天然氣貿易結算中“去美元化”便有了騰挪空間。

  還有人進而認為,自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普遍希望擺脫國際金融體系中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一家獨大的局面,實現國際貨幣多元化和“去美元化”,俄羅斯的大膽嘗試,或許能為全球性“去美元化”開個好頭。

  只恐言大無當

  然而更多分析家認為,俄羅斯也好,盧布也好,都缺乏“去美元化”的底氣。

  正如許多分析家所指出的,在21世紀最初十幾年裡,俄羅斯事實上是“美元經濟”最大的受益國之一,依靠“石油美元”,俄羅斯在2000年至2010年間累積了7850億美元的石油貿易順差,俄羅斯目前占世界第三位的外匯儲備,可以說是靠“油氣”和“美元結算”這兩條腿,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正如俄羅斯復興資本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伊萬.查拉科夫所言,俄是一個已經習慣於靠,貿易盈餘生活的國家,其經濟結構畸形,蘇聯時代沿襲的重工業元氣大傷,輕工業和現代高科技產業一直是俄的弱項。

  第三產業也剛剛起步,石油、天然氣和軍工產品出口是俄的經濟命脈,而這些都嚴重依賴於以美元為支柱的國際市場和國際金融體系,一旦“去美元化”,在高度杠杆化的全球能源市場上,俄羅斯這條無論如何“瘸不得”的經濟支撐腿,就會被美元“金融大棒”反覆敲打,而毫無還手之力。

  歐盟、中國等俄羅斯能源輸出目的地出於自身考量,並非不可能接受其它結算方式,但其出發點必然首先是“利己”的,一定規模的本幣結算,只有在貿易總量相對平衡的狀況下,才可能做到互利,而這恰是上述俄能源進口大戶所不具備的。

  更重要的是,儘管相對於尚不能完全自由兌換的人民幣,盧布是更為國際化的貨幣,但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畸形,不論獨聯體、“歐亞聯盟”或俄羅斯本身,都無法實現經濟發展的全面、均衡,構建一個足以支持獨立貨幣體系的“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盧布不可能在國際流通領域獲得歐元、甚至人民幣那樣的青睞,俄的貿易夥伴也不會在美元和盧布結算間選擇後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