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從日本大選看發達國家民主制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12-17 10:17:21  


 
如何從分配利益到分配痛苦

  從過去兩年的成績表看,“安倍經濟學”似乎仍然寄希望於日本經濟高度增長時期的舊發展模式,來解決新的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似乎希望讓人們回憶起過去日元匯率低,出口就會增加,就業擴大,收入增加的好日子,公共支出的增加會帶來就業的增加和地方經濟的振興。上述做法體現了自民黨在日本經濟高度增長期採取的利益分配型民主主義,但現在看來傳統辦法似乎並不奏效,過去兩年內日本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沒有增加。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11月日本一家大型材料公司與波音公司簽訂了1萬億日元規模的碳素纖維合同,但生產基地將會在美國,投資額為1000億日元。豐田汽車海外生產份額從2008年的50%增長到了65%,日元雖然貶值但並沒有看到回日本建新廠的想法。2014年就豐田在北美建設了兩個新的工廠,規模為年產60萬台。日本的主要商社也正在日益變成“獨立於日本市場”的跨國公司。

  這說明日元貶值不會讓這些企業重新回到日本,因為更大的市場在海外,而不是原來的海外勞動力廉價原因讓他們決定留在那裡。政府還希望通過降低公司稅讓日本企業和國際企業來日本投資,但是僅僅稅率的改革,而沒有其他制度的改革很難吸引投資。結果很可能是日本跨國企業回不來,外國企業設備投資不願意來,而日元貶值導致日本股市價格便宜而吸引那些國際游資進入,而這些短期資金並不產生就業,相反帶有不安定因素。

  日本目前的問題不在於幣值強弱,也不在於公司稅多少,而在於如何真正提高國際競爭力,這需要提高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率,而目前潛在增長率幾乎接近零,要改變這個狀況就需要“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推進結構改革。

  結構改革方面雖然有不少的舉措提出,但是似乎這支最重要的箭並未射出。70歲至74歲之間老人自己的醫療負擔比率從10%增加到了20%,但是這些對於日本改善財政狀況杯水車薪,據估算10年後日本的社會保障支出將達到150萬億日元,考慮到目前日本政府舉債1000萬億日元,達到了GDP的兩倍,比希臘更加嚴重,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已經不能夠再拖,但是這樣的改革需要觸動占人口比率近三分之一的老年選民的利益,政治家們始終希望他們的接任者來做這些不討好的事情。

  人口減少,老齡化的另一個可能解決方法是增加移民,但自民黨的競選大綱中寫著“在不涉及移民政策前提下,從強化勞動力角度對於外國人才在日本更加容易活躍進行環境整備。”這說明移民的選項仍然沒有被認真考慮。還有人提出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作為日本經濟振興的第四支箭,這樣的思維會導致進一步的公共投資增加,基礎設施擴張,但是如果經濟本身的活力不夠,消費者減少的情況下,為了一個奧運建設的那些場館設施在會後就會被閑置,留下來的還有大量的政府舉債。

  正如日本原經濟財政部長與謝野馨在受訪時提及的那樣“現在需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效率。”“安倍經濟學”的前面兩支箭,繼續大規模使用的餘地已經很小,如果第三支箭不射好,一旦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日本的不確定性就會加大。如何向選民說明為什麼要減少支出,如何減少,以及各項痛苦改革要求,從原來的利益分配向痛苦分配轉變,這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必然結果,但遺憾的是日本的政治仍然處於本地化的狀態,這就造成了發達民主主義的一個巨大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