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浴火重生”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09:44:58  


新常態再次給我們帶來了發展機遇,并在新條件下與時俱進地為中國的戰略機遇期賦予了全新的內容。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固然可以從全球經濟的下行動態中找到解釋,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經濟的長期走勢自有其內在的規律;而且內因顯然占據主導。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文章表示,我們認同“三期叠加”的概括,即,自2009年以來,中國經濟基本結束了長達30餘年的高速增長時期,進入了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階段。這一概括不僅明確劃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而且精當地指出了發生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

  進一步分析,在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消化前期政策效應三者間,核心因素顯然是增速換擋和結構調整,因為,消化前期政策效應,既非實體因素,亦不會延續許久。如果我們將對速度變化和對結構調整的分析綜合起來,自然可得結構性減速的概括,因為,增速換擋是現象,結構調整是原因。基於這一邏輯,結構性減速,構成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征。

  對未來潛在增長率的預測,可以佐證中國的結構性減速趨勢。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模擬實驗室的預測結果顯示,在2011~2015年、2016~2020年和2021~2030年三個時段內,中國潛在增長率區間分別為7.8%~8.7%、5.7%~6.6%和5.4%~6.3%;增速遞減的趨勢甚為明顯。

  無論如何解說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都構成其主要外在特征。這一表象,致使很多研究者較多地關注其負面含義,更有甚者,少數研究者索性將之與“經濟衰退”甚至“硬著陸”等量齊觀,心懷叵測者更據此再次唱衰中國。

  增長速度下滑僅僅只是新常態的外在表象。新常態區別於常規經濟周期中的衰退和蕭條階段,它是經濟發展離開常軌,另辟蹊徑的新發展。換言之,新常態孕育著革命性轉變。在全球範圍內,新常態意味著供應鏈的重組、經濟結構的調整、治理體系的重塑和大國關係的再造;在國內,除了上述全球共性,新常態還意味著中國經濟“浴火重生”。走過這個階段,中國經濟將從根本上脫離開投資驅動和出口驅動的增長方式,走上追求質量、效益、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並由此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換言之,新常態再次給我們帶來了發展機遇,並在新條件下與時俱進地為中國的戰略機遇期賦予了全新的內容。我們一定要從經濟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特征出發,保持戰略定力,全面調整理念、心態、戰略和政策,迅速適應新常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和法治結構,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