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國稅總局與地方稅務部門“打架”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5-05-19 05:58:10  


 
  5月8日,一家銷售手機殼的天貓店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開發票不上稅”是通常的做法。因為,公司一年的流水雖然有一千多萬元,但毛利潤很低,如果所有交易都上稅,“肯定破產”。另一家同樣依靠跑量的餅幹店老板則表示,網店一年流水幾千萬元,但淨利潤只有七八十萬元,“要是把稅都補齊,這生意也別做了。”

  而在相應的稅收征管上,浙江某縣級市稅務系統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哪條國家政策規定不對電商徵稅,但在當地,電商稅收的征管過去一直是完全放開。“無論企業、個人,他們願意繳就繳,不繳也沒辦法。”他說。

  這位知情人士認為,由於網絡交易的虛擬性,納稅主體難以確定、交易進程難以管控,種種原因使得稅務部門很難對電商開展稅收征管工作。

  不過目前,對電商稅收的征管正逐步加強。

  今年1月,國務院公布《稅收征管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規定了納稅人識別號制度,並規定從事網絡交易的納稅人,應在其網站首頁或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醒目位置公開稅務登記的登載信息或電子鏈接標誌。

  “雖然《稅收征管法修訂草案》還未通過,但至少可以看出,稅務機關希望對從事網絡交易的納稅人加強稅收征管。而這些制度想要真正落實,不僅涉及納稅人自身,可能還需要多方主體的配合,包括阿里巴巴、拍拍網等平台。”劉天永說。

中央與地方“打架”背後

  加強電商稅收征管的結果之一便是,一場稅務約談悄然展開。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自今年4月開始,北京、廣西、江蘇、上海、山東、深圳等地的稅務部門相繼約談轄區內的電商企業。

  “我們以‘稅務風險管理’和‘納稅評估’的名義,約談了一些預警值較高的電商企業,督促他們進行納稅自查。但現在,這項工作已經停止了。”5月8日,上海市閔行區地稅局的一位稅務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