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速下調的底線應該且可以穩定在7%附近

http://www.CRNTT.com   2015-07-23 07:43:13  


 
  二、決定經濟增速“換檔”的主因是需求條件變化

  文章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實現的水平,至為關鍵的是需求條件。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深刻影響,降低了中國外需(出口)的增速;國內房地產、汽車市場的調整,降低了內需(投資、消費)的增速。在兩方面需求增速都明顯降低的背景下,經濟增速“換檔”不可避免。

  應該注意到,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在結構深刻調整中總體趨穩;我國對外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穩出口的政策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出口增長降中趨穩態勢逐漸明顯。國內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正在化解原有大城市主導、低水平擴張城鎮化帶來的矛盾。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有效拓展著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使人口過度集中於大城市的狀態開始改變,原有城鎮化模式帶來的房地產和汽車發展空間狹窄的矛盾開始趨向緩解。面向未來,中國城鎮化潛力巨大。2014年中國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為54.77%(2012年按照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為35.33%),與完成城市化的國家比較(城鎮化率一般在80%左右),差距還很大。未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必然會持續提高,城鎮人口會持續增加,與人口增加特別是戶籍人口增加相聯繫的城鎮住房需求將持續增加。隨著城市群發展帶來的城市體系空間擴大,汽車進入家庭的活動也將持續推進。因此住房和汽車市場仍然有巨大發展空間。還要注意到,到目前為止的住行改善和城鎮建設,總體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矛盾,而對比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還要完成從有到好的任務,其中蘊含的發展空間更為巨大。綜合分析,當前住房、汽車市場調整是與城鎮化發展模式轉型相聯繫的階段性調整,調整後的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廣闊。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銷售形勢已經明顯回暖,房地產企業發展環境趨向改善;與新型城鎮化相聯繫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群內各個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城市地下管網補課,各類公共設施等)任務巨大,一帶一路開啟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帶來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任務也明顯增加,這些都會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高增速。綜合看,支持投資增長趨穩的因素明顯增多了。另一方面,近年來確保民生穩定的政策取得明顯效果,經濟增速“換檔”並未使人民生活水平“換檔”,在就業穩定、居民收入增長穩定等因素支持下,消費需求持續平穩增長,成為內需增長的穩定器。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需、內需條件總體趨穩,為經濟增速回調觸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中國需要把經濟增速穩定在7%附近

  文章指出,隨著經濟增速降低,近年來企業困難不斷加大,財政收支壓力不斷加大,銀行資產壞賬率提高,今年以來,局部就業形勢也出現壓力。這些情況表明,必要的經濟增速是支持經濟增長可持續、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可持續的必要條件,是確保就業和民生穩定的必要條件。中國需要把經濟增速穩定在7%附近。

  基於需要和可能,今年以來政府適度加大了穩增長的政策力度,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儘管未來國內外經濟環境還有諸多風險和挑戰,但基於對中國經濟增長條件的分析,也基於對中國政府多年積累的宏觀調控經驗和能力的認識,中國經濟增速回調的底部已經開始顯露。展望全年,在客觀條件支持和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背景下,預計中國經濟運行將企穩向好,全年經濟增長率有望略高於7%。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