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 |
中評智庫:分化台灣社會的政黨輪替治理困境 | |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00:37:28 |
李、扁以來的戰略失敗與失誤 最近二十年是台灣政治民主化的迅猛發展期,但是台灣的外貿榮景卻逐日黯淡,產業競爭力下滑,台灣經濟增長乏力,在世界經濟中日益邊緣化。一個重要的系統性原因是WTO多哈回合談判破局,區域經濟合作與雙邊經濟合作快速興起,各種自由貿易互惠協議重新塑造了亞太、亞歐的經貿格局,而台灣卻與這波互惠自貿浪潮擦身而過。這其中有政治因素的影響——台灣作為非主權國家實體本身並不自動有資格簽署FTA官方協議,並且國際社會認識到如果北京認為與台灣簽署FTA有悖於一個中國原則,那麼沒有一個國家會和台灣簽署此類協議。②反過來說,如果台灣能與大陸建立政治互信,在不違背一中原則的前提下大陸並不反對台灣拓展其經貿聯繫,對外簽署具有相當於FTA內容的靈活的貿易協議。馬英九第二個任期內,台灣分別與新加坡、新西蘭簽署的兩個經貿合作協議,與日本也簽署了租稅協議。因此,這個政治因素其實不全是阻礙因素,端賴台灣領導人如何協調兩岸關係與對外經濟合作。 從這個角度上說,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戰略失敗應為台灣經濟的邊緣化和孤立化承擔主要責任。一方面,他們在與大陸進行國家認同對抗的同時又想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包括“入聯”、“法理台獨”等),結果破壞兩岸政治互信,堵死了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大道。另一方面,他們以美、日和中南美洲邦交國為重點的FTA戰略最終失敗——對美日期待過高,幻想一步到位簽署FTA,結果為十分現實的美日所冷落,與中南美洲五國簽署的FTA則在經貿總量上微不足道,無法提供經濟增長動力。③因此,李扁執政十多年,自毀台灣在整個1990年代孜孜以求的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夢想。等到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試圖“積極洽簽經貿協議,融入區域整合,連接亞太、佈局全球”時,中國大陸已經完全崛起,世界經濟版圖已經重劃,上海憑藉著無以倫比的基礎設施優勢以及綜合保稅區(和2013年以後的自貿試驗區制度)制度創新優勢早在加速推進“亞太運營中心”了。 最近八年來,馬英九在兩岸政治互信建設上是有貢獻的,因此能夠善用兩岸經貿合作拉動台灣經濟復甦,脫離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無底深淵。但是,馬英九及國民黨領導層在兩岸關係上也存在目光短淺的戰略失誤,失去了更好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良機。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