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特區成中國下一個30年改革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9:47:05  


圖爲高樓林立的重慶市主城區一角。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此間新華網2日載文指出,肩負改革探索重任的中國“新特區”重慶等地將在中國下一個30年改革進程中扮演要角。全文如下: 

  肩負改革探索重任的中國“新特區”將在中國下一個30年改革進程中扮演要角。在2008年最後一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兩項重要决定,其一便是部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會議强調,加快重慶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對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形成沿海與內陸聯動開發開放新格局,保障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年多前,重慶和成都同時獲批爲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接受了爲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探路的重任。半個月前,重慶設立了中國首家農村土地交易所,意在通過創新的“地票”交易形式,把農村建設用地有序流轉爲城市建設用地,以加快城市化發展,推動更多農民進城變身爲市民。 

  重慶市計劃在戶籍、土地管理和使用、社會保障、公共財政、農村金融等方面進行一攬子改革,形成統籌城鄉的制度框架。到2020年,重慶可能有1000萬農民工進城變爲新市民。 

  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集大城市、大農村于一體,全市共有3100萬人口,80%在農村,700多萬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城鄉居民收入比達4:1。從某種意義上說,重慶是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一個縮影。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沿海地區出現了企業倒閉、經濟低迷的狀况,連累數以百萬計打工的農民工提前返鄉,如何爲他們創造就業機會已成中國領導人關切的大事。這再次揭示了一個事實:中國農民工的職業雖是工人,但身份仍是農民,還徘徊在城市門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