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啓動第三輪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9-01-11 06:17:38  


圖爲一名參觀者在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爲主題的展覽會上拍攝展板圖片。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廣東《南風窗》日前載文“中國啓動第三輪改革?”指出,中國當前改革的主要阻力,除了已經被廣爲抨擊的既得利益集團,更重要的是要放開思想的口子,中國的前兩輪改革的發動都伴隨著思想解放運動,如果中國啓動第三輪改革,需要一場思想解放的狂風暴雨,需要更寬鬆的暢所欲言的環境。全文如下:

  2008年底,各個領域都在進行改革開放30年的回顧和總結,這30年,被認爲是1840年以來最爲成功的現代化運動。而30年,也被認爲是經濟起飛發展時間的極限,綜觀日本、韓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經濟起飛高速發展的階段過後,必將轉向另一個發展階段。 

  一般認爲,中國在這30年經歷了兩輪改革,第一輪改革始于1978年,結束于1989年。1989年到1992年,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中國的改革處于徘徊之中。這是中國前30年改革中出現的唯一一次改革停滯。第二輪改革始于1992年春天,改革啓動的標志性事件是鄧小平南巡講話,隨後得到政經界和學界精英人士的響應,幷由官方强力推動。 

  到2004年,第二輪改革已近尾聲,2005年伊始,各界認爲這一年是“深化改革年”,當時也曾有人認爲,中國將啓動第三輪改革。但2005年結束的時候,這一年被輿論定調爲“反思改革年”。醫療、教育、商品房被稱爲壓在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諸多領域的改革遭到了空前的輿論抨擊,“醫改不成功”的重磅炸彈引發隨後數年的討論。中國爆發了一場“改革向何處去”的大爭論。各方都在認真反思,作爲一個總體的“改革”,其推進路徑、動力源乃至價值取向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改進的餘地甚至“糾偏”的必要。 

  當第二輪改革進行到中途,特別是2000年以後,日益獲得更大利益的集團已逐步喪失進一步改革的動力,這些既得利益者爲了不在進一步市場化中失去手中的權力,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阻止改革的推進。近幾年中央在一些領域大力推行的垂直管理,正是爲了打破現有的部門利益格局,以减少改革的阻力。這種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障礙,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有些領域甚至出現倒退。 

  一直到2008年,改革似乎進入了膠著狀態,幷面臨著來自兩個方面的危險:一小部分人認爲,中國改革帶來了太多問題,主張不同程度地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一小部分人則忙于假改革之名通過手中的權力中飽私囊。更主流的聲音則認爲所有問題的解决都有待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國改革需要新的動力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