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盧躍剛:中國革命與中國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9-04-10 08:23:09  


盧躍剛著《大國寡民》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訊/此間騰訊網4月8日登載資深媒體人、作家盧躍剛日前在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論壇的講演“中國革命與中國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主講人:盧躍剛

  評議人:韓鋼 王海光 秋風 盛洪 茅于軾 
  
  盧躍剛:天則所十五年了,這是我第三次來講,一次講一個專題。第一次講的是華東水灾以後三峽問題,中國治水問題。後來張老師還就我的一篇文章《辛未水患》寫了一篇長篇的評論,這篇評論被汪丁丁說是張老師書評裏面寫得最好的一篇,叫《中國治水的政治經濟學》。後來我研究南沙問題,準備寫一部書,寫了十幾萬字就停止了,我想圍繞地緣政治問題來研究中國後冷戰時期的戰略地位。這部書我沒寫完,被陝西一場官司給沖掉了。所以我講過一次南沙問題。這是第三次來,講改革問題。實際上四年前我就開始了關于中國改革來由的研究,這是我自己開的一個研究題目。三年前一次政治變故使得我能够專心地用三年的時間來閱讀和訪問。今天來講的是我三年多來閱讀的心得體會,還談不上很大的一個專題或一個很成熟的研究成果。題目起得那麽大的原因是,改革要回答動因問題,改革如果不回答動因問題,不知道改革的性質和來由,便不知道改革目前所處的境遇和未來的可能性。這三、四年來主要是圍繞著尋找改革的動因來研究當代史、黨史,特別注意研究了共産主義思想史和共産革命政權化以後人類社會的一些現象和中國的情况。 
  
  剛才講到有很多說法,其中我覺得比較集中的有一些說法,關于中國當代歷史的評價和未來的可能性:甘陽前不久在三聯出了本小書叫《通三統》,他認爲要用孔子加毛澤東加鄧小平構造出一個中國未來的道統體系,當然他的整個知識結構比較複雜,他從早期的80年代的啓蒙參與者之一,轉變到現在,轉變幅度挺大的,應該說是本質轉變。他的言論很有代表性。這個言論,不僅設計了中國未來的道統格局,而且涉及了對中國歷史的總體判斷。 

  還有前不久李零也發表了很長的文章《讀<動物農場>》,一篇大文章切成三篇發表在《讀書》上。他的文章是用口號結尾的:第一個口號是“中國革命的案不能翻”,第二個口號其實是模仿毛澤東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題詞的口號:“一百年來,所有爲中國革命捐軀的烈士(從秋瑾到江姐)永垂不朽”。關于這些口號,有一些他比較熟的學者跟他討論,大概有點失語,因爲學者,一個嚴謹的學者,喊政治口號,什麽意思?很突兀。很失身份。 

  另外像楊帆,提出要把西方民主和“毛澤東的民主”結合起來,是未來中國民主的方向。他說毛是中國老百姓的教主,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教主選擇。這是楊帆在前不久的一個對話中明確提出來的。當然,老百姓是不是真信這個教主,他本人從未做過統計,老百姓認不認這個帳,沒有統計學意義。作爲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他認爲毛是老百姓的教主,所以大家應該尊重毛,因爲老百姓尊重毛。這種發言的方式,像不像天橋把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