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泰國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09:46:28  


 
  一、城鄉均衡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同樣也是農業大國,農民占總人口70%以上,在文化、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福利方面,城鄉之間形同兩個中國。

  一些學者專家到農村走馬觀花,看見一排排樓房拔地而起,認為中國農村仿佛換了人間。這往往是外界觀察中國農村的盲點。農村表面的繁榮掩飾了深層次的危機。

  筆者調查發現,農村地區的中小學老師,無論是教師的理想熱情、文化素質、授課能力,都遠遠低於20年前,稍微出色一點的老師都跑到城市去了。農村學生各方面都處於絕對弱勢。

  溫家寶總理說,他自己大學時代,80%的同學來自農村,而現在重點大學中農村學生只占13%,溫總理自己也想不通。

  國家的長治久安取決於國民之間的文化素養和良性互動。中國農村新一代獨生子女與城市出生的子女在個性上已經沒有差異,“自我中心”將是中國未來新人類的主流特征。他們不可能像長輩一般繼續扮演“二等公民”的角色,未來兩個階層如何對話?

  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農村問題,筆者呼籲政府必須加大文化教育的力度,傾聽農民的聲音,向農村推銷家電的同時,更應該推動教育人才下鄉,提高農村地區教師的福利待遇,強化農村文化教育設施的投入。 

  二、推動公民教育和社會和解。當下中國社會所有問題的症結在於無法解決權力制約問題。

  一個地方官員是否貪污腐敗,當地民眾最清楚。今天中國應該著手推進公民教育和社會自治,開放言論自由,讓各階層人民學會和平對話、理性溝通。信息不對稱必然產生蠻橫的貪官和偏執的國民。

今天中國民眾基本上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地方政府不鼓勵人民參與公共事務,這不是中國的優勢,相反卻是社會的脆弱之處。

  三鹿問題奶粉事件之後,人民除了選擇與奶粉絕緣,竟然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偌大的中國竟然連一個獨立的民間乳業協會和消費者協會都沒有。一些誠信經營的廠家縱使千呼萬喚,消費者也是半信半疑,猶抱琵琶半遮面。

  社會信任比物質財富更加寶貴。沒有自治的社會,也就不可能有信任和秩序,更談不上善治。

各個階層互不諒解的現實

  面對泰國的社會危機,中國人不能隔岸觀火,更不應對自己的落後體制沾沾自喜。今天中國大致維持相對穩定,是因為政府凍結了人民的公民權利(比如言論自由、辦報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遷徙自由、選舉自由等)。

  當英國失業者在倫敦首腦高峰會期間砸碎銀行玻璃強悍抗議時,中國靠擺攤謀生的失業者還在城管的威嚇下委屈求生。

  下一代我行我素的獨生子女,是否會如此逆來順受呢?互聯網時代信息四通八達,依靠限制公民權利如何能鏟除腐敗、維持穩定?這種管理體制能持續多久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