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考特權加分俱樂部在幹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09-05-16 10:27:10  


 
  其實,權勢子女組成“高考加分俱樂部”,並非今日才出現,可謂由來已久,一些地方愈演愈烈,肆無忌憚。曾有論者建議,對所謂的高考加分應一律取消,不給官員子女上下其手、以售其奸的空間。此情可鑒。但加分政策本身實在無辜,畢竟我們也不希望選拔出來的全部是只會讀死書、有“考試天賦”的人才。加分政策只是被腐敗污染了而已。

  如學者李寶元所稱,高考腐敗的根源不在加分不加分,而在於考分本身的權重太大,且決定考分的社會力量(權、錢、情)缺乏有力監督和有效制衡。只要後兩個條件還存在,即使不加分,其他“腐敗通道”照樣會暢通無阻。

  回過頭來看紹興這起官員子女加分事件,其行為一方面戕害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其行為本身就是欺詐,而不是簡單的造假,對此,不能簡單地將加分優惠取消了事。據悉,在一些地方,加分或保送已經成為了一種產業,牽涉到學校、教育部門、招生部門和官員,如是,豈能取消了事?在羅彩霞事件中,應該受到追責的是一系列人員,此次亦不能例外!

  還裸考者以公平,還教育以公平,還社會以公平!哲學家西塞羅說:“讓我們記住,公正的原則必須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讓我們以社會的名義高呼,高考公平是底線,千萬要守住了! (江蘇 王石川)

新聞鏈接

   李家偉:不能讓權力有通吃之能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李家偉)

  “三電三模”的加分政策讓筆者想起去年7月22日湖北媒體的一篇報道:湖北部分高考考生改民族騙取加分,“父母為實權人物”。

  “地方權勢人物”也好,“實權人物”也罷,兩篇報道所揭示的問題都與高考有關,從其本質來分析,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沒有受到約束的權力編織成網,在“贏者通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攫取自身利益,為此不惜破壞社會公平,讓那些對於“普通人”而言高高在上的標杆在權力的運作下輕易降下高度。

  “贏者通吃”的本質是“權力通吃”。正是在那幾乎無所不能的權力的發酵下,擁有權力者才會有出乎平常人所料的“本事”與“胃口”:看似辦不了的事,人家辦成了;看似吃不下,人家吃得可帶勁兒呢!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僅靠道德是難以約束住這種“吃腥”欲望的。而人一旦吃饞了這一口兒,再想改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除了最大限度地堵塞種種制度上的漏洞外,當前最要緊的其實還是一個監督問題。在談論那些宏大的“體制”之類的話題前,先讓老百姓看到這些已經曝光出來的“權勢人物”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處理,並不要讓我們屢屢看到“帶病複出”的刺眼新聞,來得要更實在一些。

  而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新聞來看,不論是公安局政委家的千金冒名上大學,還是富家子街頭飈車撞死無辜青年,其背後所暴露出的權貴的“能量”與傲慢,已經足夠對社會各個群體的心理產生割裂式傷害。權力不約束,只能是魔鬼。不能讓權力有“通吃”之能,這是社會必須給公民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