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

http://www.CRNTT.com   2009-05-19 11:16:53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兩方面力量的合作,中國的銀行能够提供給大學那麼龐大的貸款嗎?結果怎樣呢?大學背上了數以千億計的債務。

  要是在其他國家,中國很多負債累累的大學早已經破產了。因為有各級政府在背後強行撑著,才沒有倒下來。大學的負擔成為政府的負擔,政府的負擔最終還是社會的負擔。

  就是說,大學拿著從社會的錢財來搞大躍進,但負面的惡果還是要轉嫁給社會。社會一次又一次成為受害者。

  利益導向的教育改革可以造就大躍進和泡沫,但泡沫的破滅也是期望之中的。從很多方面來說,這種方式的教育改革是不可持續的。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這種教育體制培養的并不是社會的有用之才。原因在於中國的教育改革并沒有同中國本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任何的結合。為了改革而改革,為了教育的GDP而改革。

  在今天很多發達國家,教育的改革總是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在一起的。中國沒有這種關聯,因此造成了一方面企業缺乏技能人才,而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在中國的企業,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都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并不具備一、兩種有用的技能。很多外資企業需要親自到中國培養有用的學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大學搶走了中國大量的人才,但卻把這些人才“培養”成無用之才。這是中國人才的大浪費。實際上,缺乏有用的人才已經成了中國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的一大障礙。中國的很多基礎研究并不錯,但就是轉化不了有用的技術。一種產品在中國加工和在德國或者日本加工,其附加值相差萬裡。

大學、政府和社會走上惡性循環

  粗放式、低層次的教育擴張也使得生源的不可持續。對中國高等教育的低品質,大多數人是非常了解的。很多年來,從政府官員到一般有錢人家,紛紛送子女出國留學,希望子女能够在國外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當然,他們的子女能否真正學到東西拿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因為很多的國外大學就是看准了中國父母的口袋,也在搞教育的產業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