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哲文:現在的申遺搞得有點過濫

http://www.CRNTT.com   2009-06-13 12:35:33  


 
           完全毀掉的文物,沒有充分的論證不要重建

  新京報:現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各地出現了“申遺熱”,是不是值得鼓勵?

  張廷皓:我認為不應該把申遺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的廣告,否則很容易走上歪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的方法是傳承,它不應該是一種表演,而應該是技能和風俗的傳承。現在搞得有些過濫。

  羅哲文:我一貫主張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不能分開。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由文化部門主管,物質文化遺產由建設部門、文物部門主管,不利於將二者結合起來同時保護。

  新京報:一些地方出現對早已被毀的文物“複建”之風,比如輿論十分關注的重建圓明園事件。你對此是什麼看法?

  張廷皓:對圓明園橫店複建,我當時是非常反對的。無論是從土地利用的角度,還是異地重建消失古建築的角度,我都是堅決不同意的。

  在目前的條件下,完全毀掉的文物,沒有充分的論證和充分的依據,還是不要去重建。即使你技術條件到位,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是文物,文物一定是歷史遺留下來的。

  新京報:在你的實際工作中,感覺文化遺產保護目前面臨的難題和困境有哪些?

  張廷皓:目前來看,我們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這是非常大的事情。比如保護大運河,關於它的堤壩價值,有時候都分不清這是不是過去的堤壩和河道,存在很多爭論。

  第二就是權和法的關系。各級政府只有依法保護文物的責任,而沒有對文物生殺予奪的權力。各級官員都不能為了一時一地的利益,而傷害中國的文脈。

  第三,社會廣泛參與的問題。現在的積極性雖然有所提升,但還遠遠不够,很多人還不知道文化遺產日。

  新京報: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如何提升公衆參與保護的積極性,包括促進文保志願者的活動?

  羅哲文:某種程度上講,我們都是志願者。天津有很多志願者,他們自己深入調查并向政府反映情況,做了很多工作,我個人是非常支持他們的。文保工作必須依靠群衆才能有生命力,需要他們的監督,也能降低文保部門的壓力。

  張廷皓:我今年在政協會上提交了一個提案,鼓勵全社會建立志願者組織,保護文化遺產。我相信它的力量會越來越大,最後文化保護的理念和思想會通過這些志願者向全社會普及。

  政府不要害怕志願者,它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