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商品牌 在深耕大陸中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09-06-20 10:20:23  


 
              台商拚13 億人口商機

  中國大陸年成長率超過一○%的包括經濟成長率、工業生產成長率及外匯存底等,中國大陸GDP在二○○八年達二十兆人民幣,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經濟規模僅次於美、日、德。中國大陸不再只是世界工廠,已經蛻變成為世界的市場,人人都垂涎的一塊寶地。

  台灣股市這十年來,也跟著中國大陸經濟的腳步,有著時代性的轉變。過去,談起中概股,指的是利用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大幅降低人力、廠房成本,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就是最佳範例,旗下的手機工廠富士康就是將戰線拉到中國深圳作為生產基地,大大降低人事成本;蔡其瑞的寶成,也是利用中國大陸作為生產基地,在一九八八年,透過香港註冊成立裕元工業,然後蔡氏家族透過該公司轉投資,在廣東珠海成立了“吉大裕元鞋廠”,造就寶成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代工廠商, 全球市場超過五分之一的運動鞋, 都來自於寶成,客戶概括了耐吉、愛迪達、彪馬、銳步等國際品牌。

  二○○八年,中國完成北京奧運後,躍升世界舞台,成為世界的消費市場大國。大陸總理溫家寶說, “任何很小的數字乘以十三億就可以變得很大。”這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醞釀出來的大商機,成了最新投資關切焦點。

  不論是食、衣、住、行等各行各業台商,只要能掌握中國大陸消費市場,就可以從二千三百萬人的市場,成長到十三億人口的商機。

              旺旺、頂新紅回台灣

  在台商圈中,最熱的莫過於旺旺蔡衍明,這次回台掛牌飆出九根漲停板,引爆鮭魚返鄉話題,而蔡衍明就是標準靠著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起家。旺旺一九九二年進軍中國大陸,靠著生產米果吃下內需市場,旺旺集團鹹魚大翻生,先後搶下台灣友聯產險,入主中國時報集團,進軍香港亞洲衛視,成為港台的媒體大亨,被《富比世》列為台灣第二大富豪。

  在中國大陸深耕的台商食品業,除了旺旺蔡家之外,頂新魏家最近也動作頻頻,看好兩岸和解氣氛,也傳出有意將旗下品牌拉回台灣掛牌。

  說到頂新在中國大陸的發跡,原本在台灣只是一家沒沒無名的製油小工廠,在市場空間發展日益壓縮下,終於在一九九○年進軍中國市場。

  1989年,國際企業大舉撤資,魏家逆向大舉擴大業務。結果,在市場無強力競爭對手下,使得頂新有更好的機會。在康師傅品牌行銷上,邀請轟動大陸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的媽媽吳靜嫻作為代言人,造成轟動。如今, 康師傅在中國大陸的方便麵、開罐飲料,都是市場第一。

  長年坐穩台灣食品龍頭的統一集團,早就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只是一直受制於頂新,無法擴大市占率,今年四月三十日,統一旗下的7-ELEVE 一口氣在上海徐匯區、盧灣區、浦東區等區開了四家店, 並請來歌手蔡依林代言,總經理徐重仁喊出,“未來五年要在上海開三百家7-ELEVE ,四年內賺錢。”這也是統一超商在中大陸國第十個通路品牌,將開啟統一超商另一個千億元規模的新事業。

  上海的7-ELEVE 集合台灣、日本和美國的經營優點,是新形態的生活體驗店,並將台灣很紅的City Cafe首度引進中國大陸,開幕一個月來頗受上海消費者歡迎。

  隨著康師傅、統一成功進軍中國大陸後,食品後端包裝產業的宏全、大華金屬、統一實在中國大陸也都有不錯的成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