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兼任黨主席 國共論壇如何辦

http://www.CRNTT.com   2009-06-11 11:40:11  


“國共論壇”需要更廣泛的參與,馬英九將如何處理?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馬胡會不急 政黨熱線可先行”。作者認爲:“胡錦濤和兼任黨主席的馬如果不是在兩岸的政治難題上有所突破,就算是見了面也只有媒體的效果,反之,如果兩岸政治互信增加,面對兩岸的棘手的難題,如果建立兩黨的‘政黨熱線’,以便化解可能的誤會,避免誤判,反而是可先行考慮的方向。” 文章内容如下:
 
  馬英九宣布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從兩岸關係的角度觀察,讓人馬上聯想到“國共論壇”,日後將有何變化;國共兩黨的領導人會面,是否有可能。

  首先是“國共論壇”的問題,國共論壇始自二○○五年國民黨仍然是台灣的在野黨,當時的決議都只有片面執行力,因此,北京當局樂於借此平台,展現對台灣人民與社會的善意,把對台工作直接入島;加上當時台灣的執政者否認“九二共識”,對大陸採取敵對和衝突的策略;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和解、協商,對胡錦濤所推動的相對溫和的對台政策,確實具有正面的效果。

  因此,這一時期的國共論壇對兩岸的緊張關係具有“緩衝器”作用,自有其存在和延續的必要性。

  到了二○○八年三月國民黨贏回政權,六月兩岸兩會開始恢復協商,當時就有不少專家、學者在討論國共論壇的新價值。當時國民黨並沒有意願把國共論壇轉型成為兩岸的“二軌”;所以其後的國共論壇在議題設定上,仍以經貿為主軸,國共論壇變成兩岸正式協商的試探器。

  例如今年七月兩黨將在長沙舉行兩岸文化論壇,兩岸這些議題是否需要國共論壇先行試探?不無疑問,如果只是為了論壇而延續,則其功能只會遞減。長此以往,馬英九就算兼任黨主席也是枉然。

  其實今年剛剛結束的“吳胡會”中,胡錦濤在新六點中的第六點就說得十分清楚:“國共論壇是一個成功的論壇,應該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越辦越好。同時,兩岸關係發展需要兩岸廣大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參與。兩岸各界舉辦的海峽論壇,突出了兩岸民眾的參與和互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