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澳門回歸十年 摸索與發展並行

http://www.CRNTT.com   2009-12-13 09:14:51  


澳門博彩業逐步強化會展和休閒元素
  中評社台北12月13日訊/“澳門過去的十年,可說是摸索與發展並步而行,從一面倒的依賴博彩事業到逐步修訂為一個區域性的休閒度假會議中心,在珠三角的版圖上重新定位。”《中國時報》今天登出鄭漢良的文章“澳門回歸十年 摸索與發展並行”,文章內容如下:
 
  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有關澳門的新聞也漸漸熱鬧起來。澳門這十年間的變化,可說是翻天動地,最容易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一棟又一棟富麗堂皇的賭場酒店,如雨後春筍般綻放,服務業的急速發展帶來了就業機會,而市民的生活也不再屈縮於黑幫槍林彈雨的陰霾底下。就算是最挑剔的人,恐怕也不得不承認澳門已從當年澳葡時代跡近無為而治的小城風貌,蛻變為今天一個現代化的小康社會。 

  然而,快速卻又失衡的經濟發展,也為澳門帶來了不少結構性問題。獨大的博彩行業幾乎吸盡了整個澳門社會資源,儘管它也同時為澳門庫房提供大筆的進賬。貧富懸殊以及黑工充斥,是其中一個衍生的現象,歐文龍案更暴露了貪污問題的嚴重性。 

  據澳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澳門人均GDP從二○○年的十一萬三千多澳門元(下同)增長到二○○八年的三十一萬三千多元(約三萬六千美元),增長幅度高達百分之二百七十五。財政收入則從二○○年的一五三億元增長到二○○八年的五一零億元,增長百分之二百三十三。據澳門政府預計,今年澳門財政盈餘可望超過一百億元,十年的財政滾存加上儲備基金總和,累積將達到一千億元。 

  但澳門的黑工充斥和貧富懸殊,倒是不爭事實。誠如每個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成為吸納非法外勞的磁石,好像建成後的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和旗下另一家的金沙賭場酒店,最鼎盛的時候所僱用的員工,一度高達二萬人,比澳門政府的公務員還多,堪稱澳門最大“老闆”。 

  經濟蓬勃發展也間接造就貪污的滋長,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因涉及工程項目巨額貪污及非法金融操作等五十多項罪名,去年初被判二十七年有期徒刑,可說是澳門回歸十年來最轟動的新聞之一。歐文龍案引申出來的,是澳門的法治和反貪機制的獨立性。 

  澳門在葡萄牙統治期間,政府官員貪污傳聞,早已是街知巷聞,情況一如七十年代成立廉政公署前的香港;一九八八年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一案,就牽連司法事務辦公室主任高樹德,驚動澳督文禮治下令調查。一九八九年,工務暨房屋政務司賈伯樂因濫用職權而被撤職。甚至連最高官階的澳門總督,同樣受貪污傳聞的影射。一九八七年五月澳督馬俊賢突然辭職,就引起各方諸多猜測。接任的文禮治,也在一九九○年九月二十六日突然返葡。兩日後,根據《澳門日報》製作的澳門大事記,“澳督文禮治因受賄傳聞在葡萄牙宣布辭職”。 

  當年貪污的葡國高官只須撤職或辭職了事,而澳門社會大眾對箇中內情也只一知半解。今天歐文龍案得以見諸天下,而且被判重刑,相對而言已是一大進步。當然,這樣子的進步絕對跟不上澳門其他方面發展的步伐,也與國際接軌有一段相當的距離。 

  澳門過去的十年,可說是摸索與發展並步而行,從一面倒的依賴博彩事業到逐步修訂為一個區域性的休閒度假會議中心,在珠三角的版圖上重新定位。何厚鏵經常將“多元化”這三個字掛在口邊,認為澳門未來發展必須多元化才有生命力,最終也才能符合中央政府把現時過於單一的產業逐步發展至相對健康、多元化局面的要求。 

  更為難能可貴者,澳門儘管經常受到外界詬病在民主發展方面交出白卷,被批評對中央近乎唯命是從,但澳門基本上仍有一個言論自由的空間,除了親政府的澳門傳媒之外,市民還可選擇閱讀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各式各樣的華文報紙,也可以不受限制的上網尋找信息。 

  澳門今年初通過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社會上幾乎聽不到反對聲音,與香港當年五十萬人上街示威的情況猶若天淵,反映新移民占了一半人口的澳門,對政治參與仍屬陌生,改善生活仍是大部分市民的主要訴求。此所以澳門政府在財政豐收之餘,逐年改善社會福利制度,而且還連續兩年動用庫存向市民“派錢”。 

  澳門政府在如此有利的政治空間下,應勵精圖治,完善法治制度,成立類似廉政公署,換取市民對政府的信任,方為長治久安之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