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澳門兩制實踐 啟迪兩岸和平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9-12-18 00:58:47  


澳台關係十年來頗有建樹,獲得多方肯定。
 
  澳門──兩岸和平發展的推進器與導向標

  十年來澳台關係取得有目共睹的新發展新變化,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居民對海峽兩岸建立互補互惠、互利共贏的良好關係寄以厚望,對兩岸關係堅持理性務實基礎上的和平發展至為關切。實質上,新的澳台關係是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也是迅速改善中的兩岸關係的一個縮影,無論當前還是今後,都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與價值。

  近十年台灣訪澳旅客年均保持130萬人次以上,是澳門第三大客源地,台北、高雄是澳門機場對外航班最密集的目的地;兩地物流年均保持在15億以上,其中台灣貿易順差在80%以上。無論政治定位、經濟定位還是文化定位,澳門都具有功能的獨特性和地位的不可取代性。故此,有必要進一步充分發揮澳門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方面的六大優勢,即:

  (1)充分發揮澳門作為“一國兩制”展示中心的作用,使澳門的發展更具效益與質量,使澳門特別行政區這個活生生的樣板成為最佳示範基地。

  (2)積極拓展有助協調兩岸關係的“澳門模式”,積極探索建立更多的雙方接觸面。

  (3)重視文化聯繫紐帶,以下促上,以民促官。在當前對文化領域尤其有必要適度擴大投入,使民間參觀、訪問、聯繫、交流保持日益擴張的勢頭,使民願民訴的合理內容得到滿足,也使民情民意及時得到正確引導。

  (4)澳門是世紀偉人孫中山事業的起程點,是中山文化資源的富集區。學習中山精神、宣傳中山文化,是促進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動力,是提升民族尊嚴、增強民族素質的重要切入點。

  (5)澳門的媽祖文化具有歷史久、規格高、影響深的特點,它應進一步成為聯繫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推動力的源泉。

  (6)澳門擁有約1/4懂閩南語的福建籍居民,他們身在澳門,不忘福建,不忘台灣,共同的閩南方言和民俗是增進瞭解、密切情感、擴大信任的有利因素,要不失時機加以開發利用。

  面對力量對比越來越有利於兩岸人民大眾一方,面對兩岸關係正常化迅速推進,但台獨威脅和挑戰仍有變本加厲可能的新形勢,筆者認為全體華夏子孫必須進一步提高警惕,進一步凝聚團結,增強實力,展示民族智慧,力爭盡早實現祖國完全和平統一的民族夙願。

  作為實行“一個兩制”並取得初步成功的特別行政區,澳門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它可能發揮的功能頗多,作用頗大。澳門應該並可以成為一個功效持久的推進器,澳門也應該並可以成為一個方位清晰的導向標。其多元功能至少可包括:

  (1)服務功能:寬鬆開放的社會環境、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訊、熱誠周到的優質服務,使澳門過去和現在都是兩岸代表直接接觸的最佳地點,要力求使兩岸接觸效益的最大化在澳門實現。

  (2)聯絡功能:澳門交通便捷、社會安定祥和,澳門各界人士要主動作好聯絡、聯誼、聯結、聯通工作,為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為和平統一大業的最終實現創造良好氛圍。

  (3)論證功能:澳門不缺政治遠見人士、樂善好施人士、獨立思考人士,應充分利用言論高度自由的寬鬆環境為兩岸逐步走向和諧和解,提供一些必要而可行的建議與思考。

  (4)啟迪功能:澳門作為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範例,應進一步總結回歸以來的發展經驗,認真提升愛國愛澳理念,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把自己的內部事情進一步辦好,從而,通過求同存異、集思廣益、眾志成城的力量整合,形象化地展示現代文明的核心內容──和平與發展、寬容與共進、互補與共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