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酩:香港是怎麼“公款吃喝”的?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09:16:24  


 
  由於聯絡媒體屬政務司長職責範圍,每年歲尾年頭,司長都要在半山官邸安排一次與媒體負責人近距離交流的活動,已成慣例。至少提早半個月,受邀者就收到了由政務司長本人簽名的請帖,不僅寫明日期、時間、地點,而且附上簡明的行車路綫圖,以方便客人。筆者前後參加了4 次,第一次的主人是首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後幾次是繼任的曾蔭權(官邸屬於政府公產,司長卸任後即在規定的期限內搬出,新任司長整修後遷入)。從約定的下午6 點開始,主人夫婦就會在官邸的小樓門口笑盈盈地迎接陸續到達的客人,然後請大家“自便”--或在客廳或在露台、花園,隨意參觀、交談。待大部分客人到達之後,司長會很熱情地來到客廳,向自然圍攏過來的客人們說幾句感謝、祝福的話,然後也加入輕鬆交談的行列。客廳一側的長台上擺放著多種軟飲料,供大家自取;兩三位服務員端著小托盤穿行於忙於交談的客人之間,不時送上幾樣小點心。交談之間,司長還不斷向遲來的客人打招呼,送早退的客人離場。一邊欣賞著山下維多利亞海灣的夜景和四圍的山景,一邊傾聽或參與著同行間、與司長的交談,聚會自始至終充滿了輕鬆、歡愉的氣氛。記得最後那次聚會時,我曾就當時的一個“敏感傳言”徑問曾司長:“您也聽到關於您可能接任特首的傳言了吧,您怎麼看呢?”話音未落,曾蔭權就趕忙笑著否認:“沒根據,沒根據,也沒想過,搞政治,5 年時間,太長了吧……”主人、客人都會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沒有鄭重的祝酒,沒有成套的中西大菜,在約定的兩個多小時里,客人可以遲到也可以早退,在“家庭般”的氛圍中,主人既表達了“親民好友”的意願,又展示了不亂用公款的清廉作風。而被邀請與會的人,都覺得很榮幸也很輕鬆,絕無被輕慢的感覺,更沒人嫌司長“小氣”。這就是在香港特區“二把手”--政務司司長官邸中的“公吃”,能讓人輕易忘懷嗎?

  最近,一則有關“公吃”的港聞引起了內地民衆的高度關注。有媒體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在立法會回答質詢時報告了近三年政府“公吃”的“賬單”:總共花費609.5萬港幣,2008年190.1萬,2009年202.3萬,2010年217.1萬;其中最“貴”的一餐是去年的國慶酒會,支出120.6 萬,花費相對比較少的是2009年的農歷新年及新春宴會,兩次共花了48.5萬港元。而參加這類酒(宴)會的各界賓客,都在千人以上。此外,曾德成還補充說,根據政府制定的內部指引,政府人員在安排宴會時,除了需要得體之外,不能給人奢侈的印象,公務宴會中不得包含價格昂貴的食品或魚翅等瀕危物種製作的原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