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酩:香港是怎麼“公款吃喝”的?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09:16:24  


 
  無獨有偶,僅僅3 個多月前,同樣是一則港聞,也在內地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那次披露的是現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近4年外出訪問經費的“賬單”:4年出國、出差40次,開支總額987086港元,其中機票費用占了一大半,為54萬。由此,筆者聯想起親歷的政務司長官邸的“公吃”,同是曾蔭權,當司長也罷,任特首也罷,“吝嗇”之風不改,這絕不是個人品格使然,更是成熟完善制度規範的結果。難怪不光港人為此感慨,內地民衆也忍不住議論紛紛。因為人們看到的不僅是數額上的“天壤之別”,更是透明度方面的鮮明反差。不容否認,內地“三公”開支的多年居高不下和長期“暗箱操作”,已經成為一個阻擾官民互信的重要糾結點。

  香港並非從來就如此清廉,幾十年前也曾有過貪腐嚴重泛濫的景況。後來,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之下,當局順應民意、痛下決心,建立並不斷完善了以廉政公署為標志的反貪制度,才推動官場迅速改觀。筆者曾向香港友人請教香港反腐倡廉最突出的成功“要訣”,答案是“兩嚴”:制度嚴苛,不給“有心人”留一點犯奸作科的縫隙;監督嚴密,不讓官員有片刻失範妄為的時間。正所謂“頭上三尺有傳媒”,所有公務人員隨時隨地都被“監視器”跟蹤“罩著”,想不透明都難。正是這“兩嚴”,保證了香港在國際上長期享有清廉一流的美譽。

  不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但反腐倡廉的成功經驗,當屬人類創造的共同財富,不應因其“姓氏”而受到輕視、排斥。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更先進的社會形態,如果連官員的“嘴”(公款吃喝)和“腿”(公車濫用、公費出國出境)都管不住,只能說明那個“美好的理想”大筐里被人摻進了“假貨”、“私貨”,是實踐中的走樣,連累“主義”也蒙了塵。剔除“假”、“私”,正本清源,積極借鑒一切有益經驗,才能步入根治貪腐的正軌。

  (吳酩 人民日報國際部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