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舉國體制下的兩極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2-04-19 11:41:03  


 
  近日,有媒體報道原舉重運動員黃燕蘭在廣西南寧開了一家“舉重夫妻的燒鹵店”。黃燕蘭23歲時因“九級殘疾”無奈退役。更早以前,曾打破世界紀錄的舉重冠軍鄒春蘭,跟丈夫一起去長春的浴池打工,靠給顧客搓背賺取微薄收入。2011年,河北籍前體操冠軍張尚武在北京王府井地鐵口賣藝行乞。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退役運動員累計有30萬人。然而舉國體制下,各省市領導及教練把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的成績作為部門和個人政績的表現,對領導的考核、教練員的待遇也都取決於比賽成績。這導致了運動隊只抓訓練和比賽成績,忽視了文化素質的綜合培養,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嚴重與時代脫節,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時刻緊綳的“金牌戰略”,導致一些教練員不顧科學規律、不計後果地進行超負荷訓練,在獲得好成績的同時,也容易導致傷殘,這不僅影響退役後的再就業,還將影響運動員的一生。

  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優秀運動員的受教育程度分布情況是:小學8.53%,中學37.32%,高中、中專33.59%,大專18.54%,本科1.72%。舉國體制下無可避免“重體輕教”的尷尬局面。一個運動員,如果無法在世界賽事中摘金奪銀、名利雙收,基本上只能沮喪罵娘、獨對寂寞。而行政管理的低效與傲慢,又在加劇這種分野。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其實付出了極高的機會成本。

  舉國體制實施了這麼多年,已經牽連著幾代運動員的命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安排運動員再就業仍然至關重要。舉國體制下,運動員們為運動事業揮霍了青春,退役後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專制帝王的禦人術,不應該成為現代政府的管理思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的關鍵在於接受再教育,它可以適當伴隨在訓練過程中。必須盡早引入職業培訓,因為運動員總得面對退役再就業的這一天。災難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是因為人們面對它時毫無準備。

  要從根本上解決運動員再就業的各種亂象,需要變革舉國體制。我國競技體育的管理,應該逐步由體育總局向教育部轉移。其實,如果管理好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有效解決高校學生學業與訓練的矛盾,搞好大學生聯賽,是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體育人才的,而這種輸送,是最健康也最具有再生能力的。在短期內也許會讓中國少拿幾塊金牌,但從長遠看,其實是為了有機會拿更多的金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