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大學排行榜,為何那麼亂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10:53:59  


忽視質量和效益是中國大學排行的通病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高考在即,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又一度浮現於世人眼前,社會各界由此引發的爭論愈演愈烈。新華網今日刊發評論員劉道彩的文章“中國的大學排行榜,為何那麼亂”,文章指出,如果高校不重學術沉澱與育人能力建設,又缺乏不為外界所動的獨立品格與從容信仰,較多地去關注社會浮名,迎合各種排行榜,不僅辦學質量難以提升,社會聲譽也高不到哪裡去。詳細內容見後:

  中國的大學排行榜,怎一個亂字了得——看排名,同一所學校在不同榜單“跌宕起伏”;看指標,評價角度千奇百怪、數據來源不清不楚;看市場,機構魚龍混雜、盲目扎堆“打榜”。有高校專家證實,大學排行榜的確能滿足某些人的私利:大學校長以此論證自己的工作成效;排名上升有利於招生宣傳;在國際合作中被當成重要的參考依據。 (《人民日報》5月24日)

  這些年,高校排行榜過多、過濫問題飽受非議,但各路榜單依然充斥人們的視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當前存在10多個機構、30多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行榜。不同版本之間標準各異、互相“掐架”,引發不少口水戰與笑談。

  近日,中國科大課題組對若干國際一流名校的“人才培養”得分進行測算,並將其納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2012中國大學總排名”中對比。結果發現,2011年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第一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其“人才培養”得分竟然無緣進入武書連排行榜單的前500名;巴黎高師勉強進入前500名,和鹹寧學院、宜春學院的排名大體相當。

  事實上,評價一所大學,不能靠個別專家閉門造車地杜撰幾個標準,收羅一些數據,甚至到大學裡索要贊助、進行“競價排名”而獲得。一所大學辦的好與壞,除了其規模有多大、樓有多高、論文數量有多少、出了多少政要與富豪等,還要看其學費的高低、學生的滿意程度、畢業生就業率和薪酬情況,以及社會的信譽與口碑等。如此的評價體系,就不僅需要專家,更要有學校師生及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進來。

  而綜觀我們的排行榜,大都簡單粗糙地以大學的硬件水平、師資力量和科研成果等為評價標準,而事實上,這些東西都是很容易靠臨時抱佛腳和進行造假獲得的。這樣的評價標準除了造成大學個性缺失,整體劃一地向量化、指標化的方向發展外,也容易誤導大學的價值標準和人才評價標準,加深大學學術腐敗的程度。

  每年高考前夕,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都要粉墨登場。除了傳統的“綜合實力排行榜”,各種帶有花邊的“造富大學排行榜”、“傑出校友排行榜”也在撩動人們的眼球。有專家直言,大學分不同層次,有著不同的定位,本來就很難用簡單的次序進行排名,再加上不少評估機構評估標準隨意、數據不公開、過程不透明,公信力也就可想而知。如果高校不重學術沉澱與育人能力建設,又缺乏不為外界所動的獨立品格與從容信仰,較多地去關注社會浮名,迎合各種排行榜,不僅辦學質量難以提升,社會聲譽也高不到哪裡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