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特派員”的地位和中國的重量

http://www.CRNTT.com   2012-09-28 10:58:40  


 
  “北京特派員”地位的上升,一方面是這些“北京特派員”幹得很出色,從北京發回的一篇篇有分量的中國報道,確立了他們在單位的地位,“國際部部長”的位置眾望所歸——這也與中國越來越開放有關,開放的環境使他們能寫出有信息含量的報道,中國飛快的發展和改革也提供了充足有料的新聞素材。另一方面,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中韓“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的推進,也使韓國人越來越關注這個昔日在追趕他們發展步伐的鄰居,媒體要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北京特派員”成為“國際部部長”,會使韓國媒體更加全面和客觀地報道中國,向韓國人傳遞一個不被歪曲的完整形象。成為部長的“北京特派員”當然不會違反新聞規律而一味“為中國說好話”、“替中國做宣傳”,但長駐北京的經歷會使他們更重視中國的事情,來自中國的消息的比例會加大;更客觀地看待和理解中國,而不是像某些媒體那樣憑著一鱗半爪的信息、豐富的想象力、天然的偏見去報道中國。這種對中國的善意和客觀的了解會通過報道傳遞給公眾,並影響政客和政治,促進中韓交流。

  世界很多重要媒體在中國都有“北京特派員”,中國官方應該重視這個群體,重視此一途徑的民間外交。一個國家的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很多靠的就是這些“北京特派員”的報道。讓世界了解中國,首先就是要讓中國向這些“北京特派員”開放,讓他們全面地了解中國。他們的報道把中國寫成什麼,中國在他們國家民眾中的形象就是什麼。他們也許是帶著偏見、誤解甚至對立的情緒來到北京的,但中國應該以透明的信息和坦誠的姿態一點一滴地消除他們的成見。中國花了很多錢在世界各大媒體宣傳中國形象,但以開放贏得一個“北京特派員”的好感和尊重,要比投入上億的形象塑造費更重要。廣告的效應非常有限,一篇負面報道就足以將數億廣告營造的形象打得稀里嘩啦。

  在交流中,這些已經升官的“北京特派員”對中國的發展表示了很多憂慮,並提了很多建議,比如他們常焦慮於在很多大事上採訪不到信息,某些領域的信息不透明使很多韓國人對身邊這個大國的崛起充滿擔心,“中國威脅論”正源於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北京特派員”們的觀察不一定準確,判斷也不一定對,但提供的視角卻值得中國反思。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