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紐約內澇,證明北京被冤?

http://www.CRNTT.com   2012-11-03 09:54:01  


飓風桑迪讓紐約變成一片澤國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訊/近日,"桑迪"飓風襲擊紐約和附近地區,造成美國數十人死亡,幾百萬戶家庭停電。面對這次紐約遇到的災難,不少人將其和之前發生在北京的"7.21"暴雨相對比。其中一些人認為紐約面對飓風,也出現了城市內澇、地鐵進水等問題,並據此認定在"7.21"時冤枉了北京。

  但事實並非這麼簡單,深入的分析對比兩個城市面對暴雨的反應。可以發現面對"7.21"暴雨,北京有冤也有錯。
 
不可比之處:城市氣候不同,直接對比排水設施無意義

  紐約沿海、北京內陸,兩個城市排水設施的設計要求本就不同

  在“7.21”北京暴雨時,有不少人認為發生在北京的暴雨如果發生在南方沿海城市就不算嚴重。雖然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這樣的猜測並不正確。在2012年7月21日當天,北京暴雨過程24小時雨量極值達到了460毫米,而廣州和海口的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24小時雨量極值也分別只有319.8毫米和333.6毫米。

  這種“樸素”的對比雖不嚴謹,但道理卻和城市建設應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類似:各個城市擁有不同的地理氣候特點,而這種特點正是各個城市基建的前提。簡單舉例,在乾旱的西北地區,沒有必要修建像香港那樣島嶼城市一樣的排水設施。同理,在北京這樣一個地處內陸,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的內陸城市,也沒有理由修建類似東京和紐約等沿海城市一般的排水設施。

  另外,類似紐約東京這樣的城市,是沿海、沿河而建,北京卻是一座沒有任何大型河流經過的內陸城市。城市的天然排水能力也相差甚遠。做個不精確但可以說明問題的比喻,北京和紐約面對暴雨,一個像臥室,一個像衛生間,而在臥室裡打翻一盆水處理起來必然比在衛生間裡打翻困難得多。
 
  以不合理的參照對象對比北京,這一點北京被冤枉了

  回到此次襲擊紐約的飓風(飓風是熱帶風暴的一種,而熱帶風暴常常可以帶來異常大的降雨量)。根據美國氣象局記錄的1851年到2010年全球熱帶風暴分布數據,可以清楚的看出各個不同地區氣候特點的巨大差異。數據顯示,在這150年間,北京幾乎沒有遭遇過比較強的熱帶風暴的襲擊,而紐約和整個日本都處於熱帶風暴相對較密集的地區,需要常年面對熱帶風暴帶來的降雨。在這樣的氣候背景下,強求北京在排水設施應對降雨的能力上與紐約和東京接軌,顯然是不對的。

  以不合理的參照對象對比北京,這一點北京被冤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