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避免走入誤區

http://www.CRNTT.com   2013-01-12 09:43:19  


 
  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正確路徑是什麼

  文章分析,1.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正確路徑

  推進新型城鎮化,一方面要通過一系列改革消除城鎮化的障礙:一是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身份障礙;二是通過土地制度改革積累農民進城的資本;三是通過福利制度改革使農民成為真正的新市民;四是通過政府制度改革降低房價,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五是通過教育制度改革讓進城農民及其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提升農民人力資本。改革要先於城鎮建設,在以上改革不到位情況下,大規模推進城鎮建設,一定會使新型城鎮化誤入歧途,帶來嚴重的後果。

  推進新型城鎮化,另一方面要夯實城鎮化的基礎:一是要加快推進市場化,除了推進上述一系列改革外,還要大力發展各種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消除城鄉生產要素流動的障礙;二是要推進工業化,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鼓勵農民進城創業;三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消除農業發展的制度障礙,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推進農業技術進步,提升農民人力資本等。

  2.新型城鎮化規劃應重點規劃什麼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全國城鎮化發展規劃,這是好事,也非常及時。但好事一定要做好,不能誤導城鎮化發展。最近,媒體上傳出城鎮化規劃涉及40萬億投資的信息,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新型城鎮化規劃不要將重心放在城鎮建設規劃上,而要將重心放在人口城鎮化規劃上,應重點規劃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多少農民進城;二是進城農民多長時間享受到與市民平等待遇;三是各級政府每年拿出多少財政收入解決進城農民的福利保障待遇等;四是建設多少進城農民能買得起或租得起的住房;五是為進城農民提供多少新的穩定就業崗位;六是讓出多少土地增值收益作為進城農民的原始資本等。只有這樣的人本城鎮化規劃,才能將城鎮化引入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來。

  警惕新一輪城鎮化的誤區

  文章指出,1.中國城鎮化的五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將城鎮化水平從17.9%提高到51.27%,每年以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向前推進,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由於政府制度改革、考核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城鄉分割福利制度改革等相對滯後,現有城鎮化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政府主導城鎮化代替了市場主導城鎮化。

  政府在城鎮化中成了萬能政府,無所不做。政府職能涉及城鎮規劃、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人口控制、科教文衛、環境保護、文化發展等各個方面。其實,有許多職能應交給市場,政府應主要為居民、企業創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讓居民和企業自由選擇居住地、就業崗位和產業方向。在政府主導下,城鎮化往往成了政府實現自身政績的手段。

  二是土地城鎮化代替了人口城鎮化。

  城鎮化的核心應是人口城鎮化或農民市民化,實現農民市民化意味著城鎮政府要拿出很大一筆財政收入來解決進城農民的福利保障待遇,屬於政府“支出”。而將農民的土地低價征用過來進行開發,地價成倍或成十倍上漲,然後再通過招拍掛轉給房地產開發商,可以獲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以致成為碩果累累的“土地財政”,屬於政府“收入”。在現有的土地制度下,這一“收”一“支”無疑極大地推動了土地城鎮化替代人口城鎮化的進程。

  三是現有城區現代化代替了城鄉統籌城鎮化。

  城鎮化從本質上說是城市文明不斷在城市生長、並不斷輻射農村的過程,城鎮化不僅是城鎮單方面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也是農村同步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但在中國長期實行城鄉分割體制、且高級別政府基本放在城鎮的情況下,城鎮化就演變成城鎮單方面的現代化,城市的樓越蓋越高,馬路越來越寬,設施越來越先進,而部分農村則逐步衰落,越來越失去生產生活的吸引力。

  四是農民工城鄉兩栖的“半城鎮化”代替了農民市民化。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獨特的“農民工”、“民工潮”、“城鄉兩栖”、“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半城鎮化”等現象。很多農民長期在城鎮工作生活,但沒有城市戶口,不能享受與城市一樣的居民待遇,不得不在城鄉之間來回流動,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現象根源於以戶籍制度、城鄉不平等福利制度等為表現的城鄉分割制度,極大地阻礙了農民市民化的進程,降低了中國城鎮化的質量和品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