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泛化謠言概念是在抹黑新媒體

http://www.CRNTT.com   2013-06-28 12:03:49  


 
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

  藍皮書分析,2012年,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齊齊發力,在微博輿論場嘗試主導“微話語權”。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認證的媒體微博總數已經突破了11萬個。中央媒體微博的崛起,改變了主流媒體應對網絡熱點時遲緩和失語的狀態,提升了主流媒體的網絡輿論引導能力。

  2011年起,新華社開通新華通訊社@新華視點、@新華社中國網事、@新華歐洲、@新華廣東快訊等一系列法人微博賬號形成了微博矩陣,成為有影響的媒體微博。人民日報開通新浪微博法人賬號@人民日報。該微博粉絲數量超過了《人民日報》的訂閱量。此外,中央電視台的@央視新聞和@央視評論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中國之聲等也都在微博輿論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亂象 

1 網絡反腐陷入混亂無序

  雖然網絡反腐借由現代信息技術而具有傳統輿論監督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由於其自發性、匿名性、虛擬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也使網絡反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十分突出。

 2 網絡舉報信息真假難辨

  網絡舉報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網絡賦予網民的言論自由,然而,一部分網民卻濫用網絡言論自由權,或為了賺取眼球,或為了窺探隱私,或出於發洩私憤,發布虛假信息,進行不實舉報。不明真相的“圍觀”網民以訛傳訛,虛假舉報也獲得很高的點擊率和數量可觀的跟帖和轉發,使網絡反腐陷入真假難辨的混亂無序狀態。紀檢及相關部門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真假信息進行甄別查證,造成原本就很有限的反腐資源的浪費。

  例如,2012年11月30日,有微博曝光“四川達縣縣委書記有9名情婦”,一時引起網友熱議。但經過官方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證實所反映的問題嚴重失實。

  而未經查證的“網絡曝光”和“人肉搜索”,容易侵犯公民隱私,對被曝光主體構成網絡暴力。一些網絡舉報人為了使自己的舉報“言之鑿鑿”,不惜詳細羅列與貪腐內容無關的所有個人信息,將被舉報人的真實身份和個人信息暴露在億萬網民面前,甚至盜用他人照片佐證自己的觀點或主張,使其及家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許多困擾。例如,網帖所曝“擁有24套房產”的“房嬸”,經紀委查實,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工程師,而其6套房產也都是合法所得。雖然當事人的清白得以澄清,但其“家庭房產情況一覽表”等個人隱私已被曝光。又如,廈門某女大學生的個人寫真照片被盜用成雷政富情婦照片被大量轉發和“人肉搜索”,對其個人名譽產生了極惡劣的影響。

3 網絡反腐低俗傾向嚴重

  網絡反腐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給網絡輿論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專家表示,當前,在部分黨員幹部中的確存在奢靡浪費、生活腐化墮落等腐敗現象,但這僅是腐敗現象的主要表現之一。實際上,腐敗的表現形式還有徇私枉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等。但從近幾年的網絡反腐案例看,無論是經查證屬實的案例,還是虛假的網絡曝光,大多與“情婦”、“二奶”、“包養”等字眼聯繫在一起。究其原因,這樣的“桃色新聞”更具眼球效應,更易引發輿論關注,更易形成社會倒逼,因而受到網民的熱捧。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表明,2012年經網絡曝光、影響較大的官員性醜聞事件有10多起。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輿論引導,利用生活作風問題糾腐、反腐的過程出現低俗化和娛樂化傾向。一方面,部分網民樂於關注、跟蹤、渲染官員的“花邊新聞”,以滿足其獵奇心理,或釋放其對腐敗現象的憤慨;另一方面,部分網絡媒體為提升人氣,賺取更多經濟利益,往往對網絡信息不加核實予以轉載,甚至在前一版本基礎上誇大事實,或使用敏感字詞博取眼球,為低俗信息的傳播推波助瀾。低俗信息被不斷放大傳播,不僅不利於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對廣大未成年網民的身心也造成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