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對銀行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3-08-05 08:37:28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6月下半月的流動性緊縮使市場的目光重新聚集到中資銀行身上。近期業界就中國所需的更進一步的宏觀經濟轉型有較多討論,即,從出口和投資導向型經濟轉向以國內消費帶動的經濟結構。但是人們對這種轉型對國家金融體系產生的影響仍知之甚少。

  經濟觀察報發表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沈聯濤、麥肯錫公司資深全球董事姚萬裡文章稱,在銀行界對於經濟調整進行的討論中,兩個問題最受關注:

  一是在總體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銀行所面臨的不良貸款(NPL)水平的問題。2008年開始實施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使銀行資產增長了一倍以上。銀行向房地產公司發放的信貸增長了100%,向沿海地區中型企業發放的貸款增長了90%,儘管這些企業很多面臨著成本上漲和出口疲軟的問題。在增長放緩的環境下,NPL水平將會再度上升。

  二是信托銀行創造的財富管理產品(WMP)中存在的“影子銀行”問題,尋求高回報的富裕投資者對WMP趨之若鶩。金融機構以他們的信譽為擔保向投資者出售這些結構化產品,將這些產品比作銀行存款的同類產品,而這些WMP通常構成大量的表外負債。截至目前,監管機構在打壓這些產品方面取得的成果有限。

  文章表示,需要強調的是,除上述兩個問題外,銀行還面臨著其他挑戰。在資產增長率超過股本回報率的情況下,中資銀行將需要大量籌集新資本以維持增長——根據目前的信貸增長預測,未來5年內需要1萬億至2萬億元(1630億美元至3260億美元)的額外資本。在這個國內外儲蓄受限的時代,籌集這一水平的資本將耗資巨大。這將會對現有體系產生壓力,但是也會帶來改革的機會。

  首先,很多局外人可能並不了解,客戶資產僅占中資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一半左右。另一半主要由債券、央行的法定儲備金,以及少量的銀行間結餘構成。

  這種配置方式影響了銀行的資產回報。中資銀行在客戶資產回報率保持在2%以上的同時(按國際標準衡量是一個較高的水平),另一半資產的回報卻偏低。鑒於競爭和利率自由化對盈利能力產生的壓力愈來愈大,將會出現要求放寬限制,讓銀行重新部署他們資產負債表中較為保守的那部分資產的壓力,以實現更高的回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