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5-10 10:05:24  


 
  第三,如何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人向哪里去,政府不應該通過行政的方式來規定,而是把路徑搭好,他們自主選擇去哪里。現在的問題是基礎設施資源的配置被行政分割,如果我們在這三個地區建立交通資源的配置體系,由中央政府引導民資、外資的力量來修建交通,根據人口的聚集方式來選擇運輸承載方式,市場就會確定人和技術等要素向哪里去。很多北京市的居民覺得霧霾很嚴重了,想到外面去選擇一個適合生活的環境,他會自主選擇,這是整個一體化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四,北京對外輻射的最大優勢是服務業。怎麼樣通過交通設施的改造,加快服務業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形成新的增長點,這是需要我們研究政策的時候認真考慮的。

  最後,中國城鎮化高速增長還要持續二三十年,不是一年兩年就完成了,京津冀一體化政策的實施也不會在一兩年就完全落實。只有在這些大前提下,我們以市場化為主導,制定長期的發展政策,政府做該做的事情,京津冀一體化的目標可能就更為合理。還有就是我們不能期望在十年內就可以出現一個所謂合理的城市布局,三十年形成的框架、結構、人口和產業的組合,不可能瞬間搬出北京,如果要這麼做,肯定是短期行為在主導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思路,最後還是事與願違,並可能造成巨大的社會資源的浪費。

  其實重點在於思路,在於機制的建設。所以,我個人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重點在於機制建設,通過十年的努力,形成協同發展,市場主導,政府規劃的合理機制,才是最終解決問題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