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就業增長潛在風險不可不察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9:53:15  


 
  第四,放活民營,搞活國有,更多地在服務業的體制和機制上進行改革。這方面,中國的就業潛力巨大,完全可以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就業增加需求。其原因在於國有體制將資金過多地投向基礎設施和大樓建設,行業利潤和行政成本太高,而私營部門只需要政府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其行政成本低,工資和管理成本也低,各種資源浪費少,這些成本都可以換得就業增加。目前最具有潛力增加就業的行業是教育、醫療等壟斷或市場集中度較高的行業。教育和醫療這兩個行業高度壟斷,私營和個體性質的機構太少,應鼓勵這個領域的就業擴大。

  一是教育體制改革。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和升學制度,允許、鼓勵、指導、規範民營和私人機構創辦教育。如果這個體制能夠放開,估計至少可以增加就業人員數百萬甚至千萬以上。

  二是衛生和醫院、養老管理制度改革。改革醫院和醫療、養老服務,規範政府和市場行為,立法允許私人和民營辦理醫院、醫療和養老服務,政策對民營辦醫療和養老採取同樣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規範醫患關係,對醫療事故的處理制定統一制度,這個領域可以增加就業數百萬人。

  三是其他領域改革。這些領域如金融,應允許民營更大程度和範圍加入,建立獨立的民營金融監管制度,實行自負盈虧的破產倒閉機制。將大額貸款轉化為小額信貸,並給予政策扶持,適當降低大金融機構成本,以此可以增加百萬人就業。此外,石油、天然氣的進口和加工可集中化經營,銷售和零售應該分散搞活,實行利潤分享,可以大大增加就業。批發和零售業,需要繼續放開,減少國有企業的市場集中度。過去的六年,批發行業的國有部門就業減少了40萬人,而私營與個體增加3300多萬人。目前,批發業國有部門占就業比重不高,但市場份額相對高,繼續降低其壟斷地位,低價經營,可以擴大就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也是相對壟斷的行業。應看到,民營快遞公司發展,不僅提供了比國有部門良好的服務,而且提高了效率,便利了居民。這部分國有比重應繼續降低,其市場份額若降低10%-20%,或者就業人員降低40萬人,可以增加其他性質的企業尤其是民營和個體就業100-200萬人以上。總之,若上述三個領域進行制度改革,可以新增數千萬人的就業規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