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及時防範和化解通貨緊縮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6-01-12 08:10:51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2015年以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和強勢美元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影響,中國結構性通縮形勢嚴峻: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再下一個台階,已呈現輕微通縮跡象,豬肉價格出現快速反彈後見頂回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創紀錄持續下降,且負值水平明顯擴大,生產領域深陷通貨緊縮泥潭;CPI與PPI出現長時間正負“背離”現象,物價整體走勢呈現結構性通縮而非全面通縮的特點。

  證券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文章表示,綜合宏觀、微觀及影響價格運行的各種因素來看,2016年物價增速下行的壓力將大於2015年。預計2016年居CPI漲幅將繼續小幅走低,大概率落在0.5%~1.5%這一較低區間內;工業品價格下滑的態勢仍將延續,工業品價格漲幅將落在-5%~-7%這一區間內,全面通貨緊縮的風險不斷加大。

  文章分析,一、總需求疲弱將帶動消費品價格延續低位運行態勢。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需求較弱的態勢並未根本改變,且主要靠大型企業及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大,增長缺乏內生動力及可持續性。總需求增長持續放緩成為帶動2016年價格水平總體不斷走低的基本經濟因素。一是投資增速繼續趨勢性下滑,有可能繼續維持低位增長。二是世界經濟仍處在危機後的深度調整之中,經濟復甦比較緩慢,且前景存在分化,外需難以明顯回升,出口增速回升動力不足。總之,總需求較弱局面將難有根本性改觀,不足以支撐價格漲幅明顯上行。物價一般是總需求的滯後指標,因此,總需求的持續下行將進一步加大通貨緊縮壓力。從趨勢上看,隨著總需求欲振乏力和產能過剩壓力不減,預計2016年CPI走勢仍然將延續2013年以來的走勢,即“台階式”震蕩下行,消費品價格仍將繼續走低,並不排除個別月份有為負的風險,這也就意味著全面通縮有可能在2016年到來。

  二、產能過剩問題將繼續壓制工業品價格回升。儘管存在需求的原因,但當前矛盾的焦點應當在供給方面,部分領域的產能過剩是導致CPI持續低速、PPI持續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從需求角度來看,工業領域過去很大程度上依靠國內刺激政策來拉動需求。隨著政策刺激作用逐漸消退,尤其是不再搞新的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以及調結構、促轉型的不斷深化,需求逐步回落至相對合理水平。經濟結構的深入調整進一步增加了工業領域需求不足的現象。從供給角度來看,當前中國出現物價下行壓力主要是在總需求增長放緩情況下工業領域生產能力保持較高水平所致,而生產能力的持續擴張與之前金融危機後出台的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等政策強力刺激下總需求迅速膨脹密切相關。當這部分需求下降,供給過剩的問題便凸顯出來。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較突出。以鋼鐵行業為例,截至2014年,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約為75%,與公認的80%左右的合理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導致鋼材庫存不斷攀升,價格持續下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從2011年2月18日136.31的高點跌至2015年12月31日的56.37,跌幅達58.65%。目前鋼材、煤炭等主要工業品庫存仍在高位,顯示未來一段時期內工業品去庫存的壓力不減,主要工業品價格可能繼續下降。展望2016年,生產資料價格(采掘業、原材料等)持續低迷、供給相對過剩仍將是PPI負增長的主要壓力。更為嚴重的是,產能過剩具有嚴重的資產負債表風險傳染機制,將會強化順周期效應對金融貨幣體系的衝擊,從而使得物價進入一個下降螺旋,甚至使貨幣金融體系進入一個流動性陷阱,進而加劇通貨緊縮局面。當經濟減速、公司債務高企時,通縮循環將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堆積。

  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中長期頽勢難改將繼續輸入全球通縮風險。對2016年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仍將在中長期低迷的“冰河期”探底徘徊。一是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將維持低位震蕩,熊市還將繼續。從供需形勢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全球需求疲軟息息相關,但也與供給出現大量過剩密切關聯。儘管歐洲和日本持續釋放流動性刺激需求,但還不足以抵消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及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整體承壓。二是在多重抑制政策的作用下,能源市場供大於求的態勢還難以根本性改變,石油、煤炭、天然氣價格都將穩定在較低位運行,長期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基本金屬價格仍將持續下跌,並陷入“負反饋”的惡性循環。考慮到未來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並不樂觀,尤其是中國和歐洲需求難轉旺盛,加上各品種產能仍在不斷提高、供給充足,估計多數主要金屬——銅、鋁、鉛、鋅、錫都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附近徘徊。四是隨著中國需求繼續放緩,再加上市場供應增加,中國所需鐵礦石增長空間非常有限,過剩的鋼鐵產能也將長期壓制鐵礦石價格回升,鐵礦石價格將還有繼續下探的可能,預計不會重返每噸60美元以上水平。五是國際農產品價格更多體現商品屬性。國際農產品供應受地域自然災害和氣候季節性影響較大,因而其低價形勢可能不會持續那麼久。從近期走勢看,儘管價格漲跌互現,但上漲品種的表現總體難抵價格下跌品種的拖累,食品類大宗商品價格受供需平穩影響,進一步下跌的幅度不會太大。綜合來看,國際大宗商品因供應和需求兩方面原因的作用,市場仍將進一步承壓,價格“跌跌不休”將進一步加劇通縮預期和輸入性通縮壓力,導致中國工業品價格持續低迷。但輸入性因素並非是工業領域結構性通縮的主要原因,而只是外生的附加因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