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歷史關鍵 文化中國與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7-08-02 00:58:39  


 
  反殖民帝國主義的精神

  在公元一千年之前,信仰基督教的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和同一時期的非洲並沒有太大差異。公元第七世紀,回教國家崛起,佔領了耶路撒冷。到了十一世紀,十字軍東征,前後八次(1096-1291)長達兩年,將希臘文明帶回到基督教世界,兩者互相結合,導致後來十四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發生之後,現代科學開始萌芽。西班牙和荷蘭人為首開始向外探索,進入大航海時代。十七世紀啟蒙運動發生後,歐洲科學快速發展,促進其產業勃興,歐洲國家開始對外殖民。十八世紀發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法、英、美等西方國家紛紛採取殖民帝國主義的策略,向外擴張,尋找市場;德、意、日等國也起而效法,到處掠奪資源,廣納殖民地。

  歐洲把自身想像成為世界的中心,在歐洲之外,則存在著主要是穆斯林的異教徒敵人,或是遊蕩著野蠻人的無主“空地”,例如美洲大陸。當時在歐洲之外,並未建立起現代主權意義下的國家,因此在幾個世紀中,歐洲建立起殖民帝國,歐洲以外的政治實體被排除在國際體系與歐洲公法之外。因為非歐洲地域是“非文明的”,因此只能是殖民地、被保護屬地以及被統治支配的客體。

  從這個角度來看,孫中山推翻滿清政府,使中國免於淪為帝國主義的“次殖民地”;蔣介石領導八年抗戰,即使他在這個過程犯了一些過錯,其歷史功績仍然不容抹滅。鄭成功在明朝末年,打敗作為殖民先驅國家的荷蘭,致力於把台灣建設成反清復明的基地。這樣的功績豈容肆意詆毀?如今綠營人士卻為了推動“文化“台獨”,把他們通通劃歸“外來政權”,而展開一系列“去孫、去蔣、貶孔、貶鄭”的行動,其言行之荒謬;真是愚不可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