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新情勢與青年議題

http://www.CRNTT.com   2018-09-03 00:32:28  


 
  註釋:

  ①除了“正名運動”外,2006年陳水扁更因“終統”言論引發高度爭議,在野黨更擬發動大規模遊行以為對抗,甚至揚言罷免或彈劾“總統”。

  ②從當時大陸至台灣進行實際交流的數目統計,自2009 年一共核准61,577件,增加至2010 年的91,450 件、2011 年107,965 件, 顯示當時高度成長之趨勢。有關詳細的長期性統計資料,可進一步參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文教交流統計。

  ③2012大選對民進黨的重要啟示在於,轉回本土意識、緊縮兩岸政策的思維,實已離多數民意有段距離,因為兩岸這扇門開啟後,選民的實質獲利,使得有關意識形態的號召自然相對減弱,從陳致中落選、本土票流失到台聯,可提供部分解答。

  ④2012年10月4日,謝長廷首度登陸進行民、共交流;2013年6月28日,其更進一步以“維新基金會”名義在香港舉辦大型民共研討會,被各界認為是建構兩岸論述或民共交流的民間模式。

  ⑤實際上,在國民黨執政後,幾位民進黨內政治人物便相繼出訪大陸,如2008年雲林縣長蘇治芬到北京推廣農產品、2009年高雄市長陳菊赴陸宣傳高雄世運、2010年蘇煥智與蘇治芬積極到大陸促銷水果、2012年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到雲南參與學術座談、7月宜蘭縣長林聰賢赴大陸考察並促銷觀光、8月初“立委”兼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蕭美琴赴上海、新潮流系大佬洪奇昌也率團赴大陸交流等,顯見無論中央或地方代表,都意會到兩岸交流乃不可抵擋的情形。見民進黨兩岸政策“百家爭鳴。

  ⑥若按范世平的分析,雖然馬英九得以在2012年連任,但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仍囊括45.6%的選票;“立委”不分區中掌握3 4 . 6%,加上台聯的8 . 9 5%,合計為4 3 . 6%;區域“立委”也掌握43.79%。二者顯示台灣仍有四成三至四成五的民眾對當前的兩岸關係發展充滿疑慮,人數約六百萬人。另一方面,2 0 0 8年國民黨“總統”大選得票7 6 5萬,2 0 1 2年則為689萬,共減少約七十萬;但民進黨卻從544萬增加到609萬,增加60萬票。顯示台灣民眾當前對於兩岸交流持保留態度者,仍有增加。見范世平,2013,2012年後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所面臨挑戰之研究,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9期,43。29-49。

  ⑦《瞄準想成功的台灣抑鬱青年——中國祭出“準國民待遇”,簡直是誘惑台人移民投共的政策》 

  ⑧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訪台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9 卷 3 期,頁29-70。

  ⑨《瞄準想成功的台灣抑鬱青年——中國祭出“準國民待遇”,簡直是誘惑台人移民投共的政策》。

  ⑩以“行政院”主計處公佈〈105年台灣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結果〉,2012年至2016年,台灣人民至大陸工作之人數由430降為407人,雖降福不大,但可看出沒有顯著提升。

  ⑪陳超、蔡一村、張遂新,2017,實用主義的過客:台灣青年在大陸社會融入的指標建構與現狀評估,發表於第九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武漢,全國台灣研究會主辦。2017.3

  ⑫按照台灣智庫在2016年台灣大選後所做的民調顯示,雖然“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總體投票率僅66.2%,但20至29歲的選民投票率卻高達74.5%,而在20到39歲的選民中更有高達9成支持蔡英文,衹有不到1成支持朱立倫。

  ⑬例如,當前面對大陸“惠台31條”可能的衝擊,台灣的“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公布因應辦法後,反制的首要作為,就是將“惠台”正名為“對台”。“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更說明,大陸此次目的是“利中”,正可謂對政治認同的操作。見:ETtoday新聞雲。

  ⑭當時《遠見》民調中,年輕人支持“獨立”的比例高達36.8%,在蔡英文就任時跌到30.4%,現在又再度下跌到26.0%。引自林祖嘉,2017,年輕人天然獨?民調不是這樣說國政研究報告。

  ⑮中央社,陸委會民調:逾7成不認同一中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