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中評論壇:兩岸關係機遇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8-12-03 00:01:41  


張百達
 
  張百達:台美及兩岸關係  應取得新的動態平衡

  回顧近兩年來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急遽變化,情勢之複雜,似已超越人們的理解與掌握。個人提出以下三點觀察:

  首先,是美國視中國大陸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相較於北京當局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倡議,去年底特朗普政府的國安戰略報告卻將中國(及俄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這反映美國當局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中國、對美中關係的定位,以及隨著中國大陸發展所產生的對於區域乃至全球影響力的不安與疑慮。

  除了治理模式與政治文化的差異,以及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與經貿爭端外,相較於北京當局處理朝鮮半島議題提出“雙暫停”與“雙軌並進”的建設性思路,近年來,北京在處理涉及東海、南海及台海等周邊議題時,採取往往容易被外界視為較具擴張性或威脅性的行動策略,或使美國對其長期—特別是亞太地區所享有之獨尊地位受到某種程度的威脅與挑戰。

  為了遏制中國大陸的崛起,除了美國國會大力推動強化提升台美關係的友台法案,特朗普當局更將台灣納入所謂“印太戰略”一環;大陸方面則視此為美方打台灣牌,並對當前台灣當局的戰略走向表達高度關注。然而,大陸一方面擔心台灣是否對美、日採取一面倒策略,卻又單方面設置對話障礙,未能正面回應蔡政府的善意及努力,近期更不斷採取各種形式的政軍壓迫策略,恐陷戰略邏輯的自我矛盾與惡性的封閉循環。

  其次,是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與影響。中美貿易逆差是長期性的結構問題,也是世界分工體系下的發展結果。事實上,不僅某些享有高端技術與知識產權的美國公司(如蘋果手機)在這個產業價值鏈中獲致龐大的利益,並列入前述中美貿易逆差的額度中,以往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也為包含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提供各種物美價廉的民生商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