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 |
中評社論壇:大台中可借两岸崛起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0:12:21 |
張壯熙:區域化才能解決問題 我也是務實考量,就從區域化角度來看,區域化才能解決問題。全世界城市都處於區域化的狀態,包括中國大陸城市。有個“直轄市”帶領區域化來共同解決問題,台灣的縣市必然也要持續進行區域化整合,這是必然的路,只是現在走合併比較辛苦,將來還是必須以這個歷程,去放到其他區域整合。 稱為大台中原因其實不是自我設限,而是相較於台中市區域較大,只是個比較問題。我常想起杭州,較於蘇州在文化特色、人文景觀或歷史背景上沒甚麼勝過;較於上海,在商業經貿國際化也沒能贏過,為甚麼杭州還能存在?就是因為生活好:它有環境,有西湖、雷峰塔,有歷史人文傳說。回到台中,將來有甚麼特色?假設台北像上海,台中就會像杭州,不求最高、最大,台中不可能也不需要複製杜拜經驗。 對於呂老師的回應,財源這部分怎麼來?目前《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直轄市”分43%、縣市分39%、“中央”拿18%去做統籌分配。合併以後,假設《劃分法》不變,則必須從43%裡面拿“直轄市”該拿的,從這裡去計算財源的增加,同時合併以後支出也會增加。 回頭看兩岸互動:如果不區域化,廈門幹嘛跟160平方公里小城鎮交流? 大可以跟世界各大城市作交流,何必專於兩岸交流?人都是因為生態才有生產才有生活,會有不同的生態生產就有不同生活型態、生活方式,兩岸交流要建立在產業分工;假設有部分鋼材從台中買,台中港的存在就有意義了。台中港就會不斷運輸中龍生產的鋼材往大陸,原料從大陸來,港的價值不是去拉客,港是有基本需求才去設港;有分工才有具體的往來,有具體的往來,才有海運空運的需求,空港海港才有意義。 巨克毅:大台中應該在兩岸產業分工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建立兩岸經貿發展的重要平台與特色。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