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因為“五四”……

http://www.CRNTT.com   2009-04-28 09:03:44  


胡適先生
聞一多先生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此間《經濟觀察報》昨天登載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的文章《因為“五四”》,文章說,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 “老師輩”胡適與受其浸淫的“學生輩”聞一多,種種因緣使二人最終的政治選擇完全不同,但他們對五四精神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觀點、理念的情感、堅守、維護卻相當一致,的確耐人尋味。 全文如下: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歷史、思想史的影響既深且遠,對新文化運動親歷者的影響,更不待言,胡適、聞一多都是身在其中的人物,在是否堅持“五四精神”、是否堅持新文化運動一些基本理念上曾與國民黨嚴重衝突。在這種觀念衝突中,國民黨對新文化運動的態度,胡、聞二人的觀點及最後不同的政治選擇,都引人深思。 

  上世紀20年代後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黨大力推行“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黨化教育”和“黨化統治”。對此,胡適公開激烈表示反對。1929年在他參與創辦的《新月》雜志上,從4月到6月連續發表了《人權與約法》、《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有憲法》、《知難行亦不易》等系列文章,對國民黨的專制統治作了猛烈抨擊。這些文章認為,侵犯言論自由、公民財產的最大非法者是政府機關和國民黨黨部機關,中國的進步要民主、法治、憲政。他尖銳指出:“無論什麼人,只需貼上‘反動分子’、‘土豪劣紳’、‘反革命’、‘共黨嫌疑’等招牌,便都沒有人權的保障。”他舉例說,安徽大學的劉文典因為當面頂撞了蔣介石被拘禁了一些天,“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處奔走求情,決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蔣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拆,這是人治,不是法治。”他甚至批評孫中山後來只講軍政訓政,不講憲政,并從哲學上質疑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 

  胡適及 《新月》發表的其他要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文章,使國民黨大為震怒,從8月上旬開始,發動一切宣傳機器進行反攻,對《新月》和胡適進行全面圍剿。在輿論攻擊、文化圍剿的同時,更有嚴厲的政治迫害。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8月24日做出決議,呈請中央執委會咨文國府,令教育部將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撤職懲辦,北平、天津、江蘇、青島、南京等省市黨部紛紛響應,要求批判胡適的“反動思想”,甚至要求逮捕“法辦”。10月4日,教育部發出“訓令”,警告胡適。北平的新月書店被查封,店員被抓,一千多份新出的《新月》雜志被沒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