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經濟轉型 還要拖下去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8-04 11:32:19  


“香港經濟轉型”已經提出十幾年,可實際動作不大。
  中評社香港8月4日訊/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表示:倘若特區政府真重視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那麼,特區政府統計處所揭示的香港知識產業與發達國家的顯著差距應當在3年半前就敲響了警鐘。香港回歸祖國已經12年了。特區從第一屆政府開始談論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也12年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有幾個“12年”?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還要拖延多久?文章内容如下:

  董建華先生在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2005年施政報告《合力發展經濟 共建和諧社會》中,有12處提及香港正在進行“經濟轉型”;有4處提及“知識經濟”,其中,87段明確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在鞏固支柱產業的同時,營造有利的社會環境,培養和吸引具備多種才藝的複合型人才,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引導香港轉向知識經濟,帶動持續繁榮和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然而,曾蔭權先生接任行政長官後,在他第一份施政報告——2005-06年施政報告《強政勵治 福為民開》中,僅92段提及:“為了確保香港整體人口素質能夠適應未來知識型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落實全面的人口政策。”嗣後,他在2006至07年施政報告《以民為本 務實進取》、2007至08年施政報告《香港新方向》和2008至09年施政報告《迎接新挑戰》中,都不再提“知識經濟”。而且,其2006-07年施政報告僅在9段籠統提“面對經濟轉型”。 

                    知識經濟轉型未再提及 

  2007-08年施政報告是曾蔭權連任行政長官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旨在展示其未來5年任期的“雄圖大略”。為此,他提出來所謂“進步發展觀”,提出來“十大基建項目”,但就是不涉及香港經濟轉型和知識經濟。惟一提及的是“廣東省經濟轉型”,即114段之“(二)粵港合作:我會致力加強粵港合作,尋求雙贏,為廣東省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提供服務,並且加強雙方在基建與環保工作上的合作。” 

  曾蔭權在其2008-09年施政報告《迎接新挑戰》中,僅130段談到:“在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選舉《競選宣言》中,我表達了對香港社會核心價值的看法。當時我這樣說:‘在全球化的衝擊下,香港面對經濟轉型,社會浮現各種意見和利益的矛盾關係,我認為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關係,香港才能踏上新台階,走向新時代。’” 

  人們是否應當這樣理解:在香港正處於向知識經濟轉型問題上,曾先生是“蕭規曹隨”與董先生一脈相承,因而他不必在其施政報告中如其前任般一再宣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