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振民心 有何政策可行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09-12-07 13:20:22  


民調“十大民怨”,“都會地區房價過高”居首。
  中評社台北12月7日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彭思遠的研究文章“提振民心的政策可行作為”今天在《中央網路報》登出。作者表示:“ 近期包括政府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馬團隊具指標意義的國民黨“立委”爆發緋聞、以及新“閣揆”吳敦義被指稱曾與具有殺人前科的地方人士共同出境,均引發人民對於政府施政能力的質疑,而十大民怨結果出爐亦顯示政府施行上仍有許多待改進之空間,本文提出提振民心的下列建議,期能獲得更多民眾支持,減少政策推行上之阻力。”文章內容如下:
       
        壹、前言 

  根據遠見雜誌公佈的民調顯示,11月台灣民心指數下滑1.8點,為連續兩個月下滑,其中與政府施政相關的“政治信心指數”、“執政信任指數”、“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國民黨的信任指數”、“政治樂觀指數”等全數下跌,而經濟信心指數亦同步走跌,並且都處於“有失民心”的負面評價區。 

  近期包括政府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馬團隊具指標意義的國民黨“立委”爆發緋聞、以及新“閣揆”吳敦義被指稱曾與具有殺人前科的地方人士共同出境,均引發人民對於政府施政能力的質疑,而十大民怨結果出爐亦顯示政府施行上仍有許多待改進之空間,本文提出提振民心的下列建議,期能獲得更多民眾支持,減少政策推行上之阻力。 

        貳、提振民心的可行作為 

  一、增加重大政策宣傳管道,減少官、民政策考量差距 

  依據國立台灣大學一項“全球化研究計劃”於11月中完成的台灣民眾的經貿態度最新調查顯示,對於政府急切推動兩岸洽簽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民眾疑慮明顯上升,近六成表示非常不贊成與不贊成,表示非常贊成與贊成者為三成四七。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個問題,研究計劃曾在今年中進行第一次調查,當時表示非常不贊成與不贊成者只有三成六九。 
除政府負面消息頻繁,民眾對於施政能力的產生質疑,美國牛肉開放之顯然大幅增加民眾對於政府外交談判的信任度,進而反對簽署ECFA。 

  然“ECFA簽署”簽署已是燃眉之急,由1999年歐元區成立,台灣積極加入WTO,日本推動“亞太共榮圈”,中、日、韓放下身段加入東協聯盟談判,韓國積極與歐、美等國簽訂FTA等情事,可說自由貿易、關稅開放是全球政府都在積極運作的情事;然台灣現今仍被排除在外,連入場談判的資格都沒有。 

  “ECFA”雖僅是於中國之協議,但在實質上卻有中國默許台灣地位的暗示,中國壓力一旦解除,台灣馬上可與多個“國家”展開協商,且有“ECFA”之前例,台灣完成貿易協商或甚進入區域貿易體系的可能性大增,開啟台灣前進之國際市場的管道,出口產業的興盛,激勵經濟成長,可說“ECFA簽訂,開啟台灣企業生存空間之新契機,走出邊緣化的危機”。 

  然從民調結果及新聞煤體之報導,顯示多數民眾並未了解“ECFA”之重要性,多數民眾還認為此僅與是兩岸政治、經濟開放的一部份而已,當然政府並為“ECFA”之影響,對於民眾做一詳細的解釋,雖有委請中經院研究,然專業報告的閱讀門檻並不低,即便是本科大學畢業生,未畢能了解報告之內容,更何況一般市井小民。 

  因此,建議政府應成立一專業、專門的政策宣傳平台(機構),對於重大政策的執行做一完整的解釋,且應分成“專業”與“一般”兩種版本,專業版提供詳盡數據及報告成果,為專業人事所用,而一般版則以平易近人的文章或問答集等方式表達,目的讓非專業的社會大眾獲得政府推動政策的實質內涵。 

  另外,成立政策宣傳管道,政策在推廣及施行之時,政府應主動、積極及適時宣達政策推行之利弊,並設立短、中、長目標,定時更新政策各目標進程、完成度等資料,透過清楚及透明的方式,讓社會大眾清楚政府在施政上的努力,展現政府的執行能力。 

            二、短期配套政策不可少,減輕政策負面衝擊 

  一個政策推行,不可能所有人均受惠,不免會有部份企業受到衝擊,因此往往會遇到反對聲浪,如同“ECFA”的簽訂,對於競爭力較弱之中小企業,必會威脅到其生存空間,而或陸資來台引之高房價效應,令無產、有產階級進一步拉大差距,貧富不均問題惡化等負面效應,然此時府就需適當提出配套措施,如提供特定保護產業優惠減免、引導失業人口技能轉型、課徵豪宅稅等抵消衝擊之配套,減輕政策對於社會的負面衝擊。 

  進一步言,並配合加強宣導之管道,政府更應該轉被動為主動,主動針對衝擊嚴重之企業或人口,召開座談會、研討會或設立洽商窗口,協助該行業或個人調整、轉型,讓政策對於社會之衝擊減到最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