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公益基金會“抗稅”實錄

http://www.CRNTT.com   2010-02-17 11:00:58  


1月14日,中國青基會圓夢基金舉行愛心資助百名優秀大學生捐贈儀式。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青基會是一家全國性大型公募基金會,早在21年前即發起實施了具有廣泛聲譽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希望工程”。但在目前,這家接受公眾捐助的公益機構,需要向稅務機關一次性繳納5500萬元“企業所得稅”。臨近年關,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又下發了兩則被指“越來越收縮”的財稅通知。這在公益界引起強烈反彈。廣東《南風窗》2月11日刊載文章《中國公益基金會“抗稅”實錄》,內容如下:

  “你們還能扛多久?預期到最後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我現在不好預期。捐款我必須死守,一分錢你也不能拿走。”

  在後圓恩寺胡同那間空氣冷澀、狹小駁雜的舊辦公室裡,塗猛將煙蒂輕輕摁滅,口吻堅定地說道。這是他出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青基會”)秘書長的第五個年頭,48歲的塗猛第一次面臨一個有可能將他們“逼上梁山”的緊急關頭。

  青基會是一家全國性大型公募基金會,早在21年前即發起實施了具有廣泛聲譽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希望工程”。但在目前,這家接受公眾捐助的公益機構,需要向稅務機關一次性繳納5500萬元“企業所得稅”。如果盡一切努力之後仍無法獲准免除,這筆稅金將從他們接受的捐贈資金中如數扣除。

  臨近年關,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又下發了兩則被指“越來越收縮”的財稅通知。這在公益界引起強烈反彈,一批對官方稅收政策持有異議的公益基金會先後站了出來,聯名抗議。作為附議人之一,塗猛也在公開聲明中簽了名。

  “再這麼弄,我真急了。我就一紙訴狀,讓我的律師來和他們討論,”塗猛說,“不是我要打官司,是他們逼的。不然的話他們就要把錢拿走!”
   
當捐贈撞見稅收

  青基會的5500萬,還只是2008年單個年度的企業所得稅。按照稅收制度規定必須在2009年5月之前清繳完畢,但他們一直拖到了今天。

  這筆稅來源並不複雜。2008年,他們接受了總共4億元捐贈,其中絕大部分是各界捐給汶川地震災區的。當年,其中2億被撥付災區,結餘款仍有2億。根據中國有關非營利組織管理的法規,像青基會這種“非營利組織”接受的捐贈收入可以享受免稅優惠,前提是必須通過申報獲得民政、財政、稅務三部委的免稅資格認定。這一政策,青基會等大部分全國性公益基金會均在翹首等待。而此前,按2008年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25%的稅率計征,青基會就要掏出5500萬繳付國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