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5000萬救災款失蹤之謎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10:42:09  


 
  2004年10月:災民蒙在鼓裡

  直到2004年10月,災民們準備重建家園時,意外見到了一份宣傳材料,上面有“國家對新建住房戶按每戶1.5萬元進行補助”的內容。

  醒悟過來的災民們在前往華陰市的上一級渭南市移民局咨詢後知道了國家發改委的那筆撥款,但華陰市移民局矢口否認有這麼一筆款項,說這事跟華陰市移民局沒有任何關係。

  2004年11月、12月:依然不知

  省財政廳於11月將其中的1188萬元撥付渭南市財政局,渭南市財政局於12月將其撥付華陰市財政局。

  2004年12月:終於知道這筆錢

  災民在2004年12月赴京到國家發改委咨詢,隨後前去北京的華陰市副市長聶郝禮向災民承認確有其事,並向災民承諾“回陝後馬上兌現”。 

  點評:緊急災後重建款,耗時9個月後,災民終於確鑿獲知其存在。

99%救災款未到災民手中——遷建的遊戲 

  不切實際的搬遷方案

  高造價:在移民新村,按照規劃,村民必須建兩層樓房,因此房屋造價成本太高。據村民介紹,在華陰市移民新村蓋一個房子要花六七萬元,即使給每戶補貼1.5萬元,對於受災的當地群眾來說,絕大多數人也蓋不起房。

  不防洪:華陰市上報的移民新村方案的選址高度大多相當於或低於現在的村莊,這不能根本解決今後如果再發洪水時村民們受淹的問題。

  不方便:選址沒有從方便生產、生活出發,舍近求遠,舍高就低。華陰市華西鎮羅西村一村民說,從移民點回來種地,早晨天不亮出去,到晚上才能回去,這樣來回趕非常辛苦。

  國家發改委調研組2006年3月經實地調查後也認為:華陰市制訂的搬遷實施方案可行性差,安置點灘面高程低於曾被洪水淹沒的現有村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受淹問題。 

  蓋房的爭議:抓鬮、交押金

  吊詭的是,即便方案很不合理,災民要獲取遷建資格,仍然頗有困難。在首期災民遷建計劃中採取的是抓鬮的辦法,抓鬮抓中才能獲取資格,這種做法將部分抓不到鬮的無房戶、倒房戶、危房戶拒之門外。更令災民們氣憤的是,當地政府規定:凡抓鬮抓到遷建指標的無房戶、倒房戶、危房戶,還沒得到一分重建款,卻必須先繳納1000至2000元不等的“押金”。

  貧困的災民,一些即便有幸抓到鬮可以首期搬遷,但因為沒錢交押金,也被迫退出了搬遷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