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粵港合作 確立頂層目標與三大抓手

http://www.CRNTT.com   2011-03-09 10:42:42  


粵港合作需要儘快深化,切莫蹉跎。
  中評社香港3月9日訊/全國政協委員陳振東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深化粵港合作必須確立頂層目標和三大抓手”。作者表示:“今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二五’規劃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香港的積極參與,也必將給香港發展帶來新的巨大機遇。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金融風暴的衝擊下,進一步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深化粵港合作,令這一中國國際化和外向型經濟程度最高的地區更好地發揮先鋒作用、視窗作用以及試驗田的作用,顯得尤為迫切。竊以為,我們在加快粵港合作的過程中,必須設立清晰的頂層目標和三個更加得力的抓手,才能更好地明確方向,推動落實。”文章內容如下:

  頂層目標,就是要設法突破行政區劃的束縛,在不影響“一國兩制”方針的大前提下,通過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建設和互動,全方位、多領域地推動粵港兩地的協調和合作。簡言之,粵港合作的過程,是香港借助珠三角擴大經濟腹地,藉高端服務業的優勢向北開拓,以更好地為整個國家的發展服務。而深圳等城市,則應借力於與香港的聯動發展,共同構建世界級的航運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信息中心和其他如設計、會展、電影、高等教育等高端服務業的中心。因此,這個城市群的總體目標,必須看得遠定得高,就是要力爭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指揮中心和協調樞紐,這一點,是內地任何一個城市群,包括長三角地區都無法勝任的。

  粵港合作的形式,是“一國兩制”前提下的要素合作,即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及技術流的合作,所以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遵循國際慣例來進行,在“一國兩制”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香港與珠三角各城市間的優勢,進而為今後內地與澳門、台灣等地的合作找到合適道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在“十二五”以至今後更長時期內的重要使命。

  平心而論,近十年來,700萬人口的香港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已顯力不從心,狹窄的土地和如此之少的人口總量,早已不足以支撐香港迎擊風浪。但要在過去30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粵港合作,必須有三個更加得力的抓手。這就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