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德國大學何以成為諾貝爾獎搖籃

http://www.CRNTT.com   2011-04-14 14:08:32  


德國首都柏林洪堡大學校園的外景(攝於2004年10月4日)。新華社記者吳曉淩攝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訊/如果有人去德國,看到城市中心最豪華的建築。你不用問,那是大學而不是政府大樓。如果有人看到最漂亮的圖書館,你也不用問,那是大學圖書館。如果你去德國想聽免費的高端講座,你不用請示任何人,直接進去就是,沒有人有權阻攔你。如果你想上大學,不管年齡多大,申請就行,不需要參加任何“高考”。學者楊佩昌撰文“德國大學何以成為諾貝爾獎搖籃”:
 
   據本人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9年,德國共有一百多人獲得諾貝爾獎。如果把移民美國、加拿大的德裔算上,獲獎人數將突破200人大關。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主要來自研究型的綜合大學,其中哥廷根大學44人、洪堡大學29人、維爾茨堡大學14人(包括5位短期研究學者)海德堡大學10人、弗萊堡大學9人、圖賓根大學7人、萊比錫大學6人,此外還有其他大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未列入統計。

  從以上數據來看,德國大學的確是不折不扣的諾貝爾獎搖籃,其獲獎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那麼,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我在德國留學期間做了一番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首先,德國有一個傻得到家的政府。何以說傻?德國與其他國家體制不同,多數大學是公立性質。大學支出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政府,包括教學科研人員的薪酬、校舍的建築和維護、大學日常行政開支、學生補貼、免費的上網、圖書館大量的書籍等。遺憾的是政府作為出資人在大學里一點地位都沒有,它不能決定或者影響大學內部的任何事情,包括校長和其他高級管理者的任免。校長和各學院院長由教授自己選拔,政府無權干涉,更不可能阻止自己不喜歡的人當選。因此,校長和教授根本不買政府的賬,他們想做什麼課題研究,不需要事先報批,也不需要任何人批准。在這裡,大學是真正的"教授學生聯合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