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奶粉“黑手”繩於法 營商環境不可侵

http://www.CRNTT.com   2011-05-18 08:22:00  


廉署致力打擊奶粉“黑手”,有助建立良好營商環境,也令奶粉供求更趨穩定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訊/“一向以來,包括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外資都熱中於來港開公司,或者在內地設廠而把總部設在香港,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香港有完善的法治,包括一個“寶劍高懸”的廉政公署,營商者不怕被人“敲竹槓”,更不用擔心開罪了什麼人會遭到打擊報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投資者需要挖空心思想辦法送錢、送禮,在本港,投資者需要的是小心翼翼不能送錢、送禮,以免誤蹈廉政法網。這一差別,就是本港迄今為此在周邊強大競爭對手威脅下仍能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香港大公報日前發表社評《奶粉“黑手”繩於法 營商環境不可侵》:

  香港廉政公署連日採取多項行動,在九龍及新界三家連鎖超市及健康護理專門店拘捕了十八名人士,包括店舖經理、店員及內地“水貨客”,懷疑他們涉及貪污受賄。而此一大規模拘捕行動涉及的內容並不是什麼貴重物品,只是嬰兒奶粉而已。

  有人可能會認為,區區一罐嬰兒奶粉,售價不外二、三百元,又“貪”得了什麼?如此有必要勞師動眾、“拉人封艇”嗎?

  對此,不能不指出:廉署此一行動,並非“小題大做”,而是確有其必要。事實是:貪污受賄既是違法行為,就沒有什麼“大貪”與“小貪”之分,不能“因惡小而為之”;更重要的是,案件涉及市民利益、買賣公平,涉及本港營商環境和法治聲譽,更涉及跨境串同作案,性質是嚴重的。如果不及時遏止,類似歪風蔓延至其他行業,影響將更為惡劣。

  事件中,涉案超市的經理和店員,收取內地“水貨客”集團的賄款,只要暢銷奶粉有貨到,“象徵式”在貨架上略作陳列,馬上就收回,然後大批賣給“水貨客”帶回內地圖利。如此串同一氣,已經運作了一段頗長時間,廉署在行動中搜獲的“贓物”奶粉數量就多達一千罐。這些奶粉在內地可賣貴一倍價錢,水貨集團每罐可賺取一百至二百元的暴利,超市經理、店員再從中分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