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俄羅斯,誰來推動“政治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28 14:29:59  


 
“向右倒退”的限度  

  1993年建立的俄羅斯議會沿用了沙俄的稱呼即國家杜馬。今天的杜馬不僅有反對黨,而且從未採用剝奪權利的手段來排斥反對派。儘管有缺陷,今天的俄羅斯已經基本有了憲政民主。 

  當然,“向左倒退”與“向右倒退”相對於完善的民主來說畢竟都是“倒退”。早在20世紀初,沙俄總理大臣、著名改革家維特伯爵就指出:儘管當時“紅幫”(左翼暴力組織)與“黑幫”(右翼暴力組織)勢不兩立,其心理狀態與行為規則卻極相像。雖然在索爾仁尼琴看來沙皇時代的“父愛專制”遠不像斯大林鼓動“階級鬥爭”的“專政”那麼嚴酷,但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俄羅斯,擁護民主的人們畢竟不會滿意沙俄那種狀態。 

  但是普京真想、如果想的話又真能“倒退”到那種狀態嗎?我以為可能性極小。 

  其實葉利欽時代“傳統”色彩就已經明顯可見。且不說“新俄羅斯”的標誌性符號(國旗、國徽)來自沙俄,一些制度安排也有沙俄特點,而與沙俄時代的反對派包括自由主義反對派的主張有異。本來在俄國歷史上,沙皇的議會叫“杜馬”(俄語原意為思考),共產黨時期的議會叫蘇維埃(俄語原意為協商),兩者都出自古俄語。而從19世紀初的十二月黨人直到1918年的民主派,當時俄國的進步人士,包括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他們要求建立的議會都是用源自西方的外來詞“立憲會議”來稱呼的。這種“用詞”的不同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1917年“二月民主”時期臨時政府頒示解散杜馬,召開立憲會議。後來普選產生的全俄立憲會議被布爾什維克以武力驅散,高爾基當時曾悲憤地寫下“來複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為之奮鬥的夢想”,以哀悼憲政民主實驗的失敗。 

  劇變後,葉利欽主持於1993年建立的俄羅斯議會自然不叫蘇維埃,但也不叫立憲會議,而沿用沙俄的稱呼即國家杜馬。沙皇時代的杜馬共有四屆,1993年的國家杜馬便自稱是第五屆。顯然,這時的憲政法統,一開始就不是來自二月革命後的共和民主臨時政府,而是來自沙俄晚期的君主立憲。而且這一年通過的俄羅斯憲法(今天仍沿用)確立了“強總統弱議會”體制。該體制下的國家杜馬的確不像西方議會那樣擁有充分的民主權威。因此俄羅斯的民主一開始就與西方式的民主有距離,與當時多數中東歐轉軌國家也有差距,而呈現某種沙俄色彩。 

  但是無論葉利欽他們怎麼想,畢竟“新俄羅斯”的議會制度是當代世界性民主潮流的產物,因此它與沙俄的杜馬以及蘇聯時期作為“橡皮圖章”的最高蘇維埃還是有質的區別。我國學者曾指出:沙俄晚期是沙皇政府控制著立法主動權,杜馬只有被動的否決權(法律不經杜馬通過不能生效)。而現在正相反:俄羅斯作為共和制民主聯邦國家,立法主動權轉到了國家杜馬手裡,總統雖強,這方面擁有的不過是被動的否決權。官吏任免權過去完全屬於沙皇,如今杜馬至少擁有了一部分官員的任免權和批准權。沙俄時期國家杜馬竭力爭取而未實現的責任內閣,當今俄羅斯已經實現。過去沙皇可以隨意解散杜馬,現在總統解散杜馬的條件被嚴格限制,實際上沙俄時期的四屆杜馬有三屆是被解散的,而1990年代以來儘管杜馬中反對派強大,與總統經常對立,卻從未被解散過。另一方面,現在的杜馬不僅對政府有更大的制約權,還有權提出罷免乃至彈劾總統的指控,儘管條件苛刻程序繁瑣,但這種權利在沙俄時代是絕對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沙俄杜馬與蘇聯的蘇維埃都是等級選舉:沙俄時婦女沒有選舉權,土地所有者1票等於企業主3票,等於農民15票,等於工人45票,蘇聯時期則反過來,工人1票等於農民6票,“資產階級”更被剝奪了選舉權。只有今天的杜馬是實行全民平等一人一票的普選制。沙俄杜馬允許有反對派,但政府經常宣布剝奪某些反對派人士的被選舉權,斯托雷平正是用這種剝奪權利的辦法把第一、二屆“立憲民主黨杜馬”變成了第三、四屆“保皇杜馬”,而蘇聯時期幹脆就不允許反對派存在。今天的杜馬不僅有反對黨,而且從未採用剝奪權利的手段來排斥反對派(1991年八.一九政變的幾位策劃者曾被短期剝奪權利,但那時還沒有杜馬,在1990年代這些人也都恢復了權利)。總之,儘管有缺陷,今天的俄羅斯已經基本有了憲政民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