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TPP帶給中國的契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1-18 10:28:18  


 
美國的戰略利益考量

  奧巴馬政府提出的TPP,顯然是有政治及戰略的考量。在政治方面,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對奧巴馬明年尋求連任總統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奧巴馬在APEC記者會上對中國的貿易及匯率政策表示“受夠了”,顯然也是反映國內政治的壓力。此外,他雄心勃勃地訂下明年7月完成TPP的談判工作,也是配合總統選舉。在戰略上,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曾經有中美同舟共濟,共治全球的G2念頭,但很快地,美國重新檢討亞太戰略,繼續維持它在本區域的主導地位,而這個戰略調整,則是與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在多個場合強調,美國的外交政策必須為經濟振興服務,而經濟實力往往能轉變為政治影響力。亞太區是目前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區域,美國的戰略調整反映了這個經濟發展的事實。美國希望通過TPP促進貿易,增加美國的出口,並為美國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多哈回合的全球多邊貿易會談流產顯示,要打破全球貿易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不能一蹴而就。許多國家轉而通過雙邊或區域的多邊貿易會談,成立自由貿易區,以促進貿易及投資。美國與17個國家簽訂及實施了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則與24個貿易夥伴簽訂區域或雙邊的貿易協定,中國簽署及正在商建的雙邊與區域自貿區共有15個。

  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指出,中國政府將自由貿易協定視為進一步對外開放及加速國內改革的新平台,通過這個平台與全球經濟整合、加強經濟合作,尤其是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輔助。中國第一個自貿協定是與亞細安簽訂,並在2010年1日1日啟動。目前,亞細安與中日韓三國也在討論亞細安加三的自貿協定。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對TPP若能持開放競爭的態度,積極探討各種經濟合作形式,加強本區域的貿易與投資,不僅符合本區域的利益,也能提高中國的形象及綜合實力。此外,中國也能利用外部壓力的倒逼機制,加速結構調整。中國官方媒體申訴美國將TPP的門檻提得太高,以排擠中國。但如果TPP的參與國如越南能夠跨過這個門檻,中國也應該能夠作出相應的調整,與國際接軌。

  戰略的競爭往往是零和遊戲,一方獲得的利益是另一方的損失。然而,開放式的競爭則能夠加強經濟體的競爭力,達到雙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談到中美關係時指出,美國能夠長期在本區域保持主導地位的同時仍然受各國歡迎,並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如果中國也能這麼做,對中國和亞洲都是很好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