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人金宰賢在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6-12 11:15:20  


金宰賢,畢業於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中文系,自2003年起在華工作,曾在北京大學讀MBA,現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訊/“如果不身臨其境,就很難了解中國,並且,從外邊了解的中國和實際的中國不太一樣。如同觀察西瓜般的,從未接觸西瓜的人會猜測果肉顔色接近綠色,但實際上它的顔色卻是紅色。”

  “如果我不關心中國的發展的話,我絕不會批評中國的任何事情。我之所以批評或說出我對中國的觀點,是因為我希望中國變成更好的國家。希望我這個旁觀者能給中國朋友提供一個看待問題的新角度。”

  廣東時代周報日前登載文章《韓國人金宰賢在中國:“中國像西瓜,深入才能了解;關心中國才會批評,行動能改變一切”》: 

  碰到有人在圖書館閱覽室發出嘈雜的聲音,周邊的人都不出聲,只有他多半會上前善意地提醒。

  背著不知名的雙肩包,從北京到廣州,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桂林到杭州,幾乎踏遍了中國所有的省份。而一旦碰到繞路的出租車司機,他也會較真地理論一番。

  和很多國人一樣,最近他也玩上了微博。除了用中文和中、韓兩國的朋友交流之外,時常也會曬曬自己的小感動……

  “對我而言,來到中國是正確的選擇,因為中國的經濟、文化乃至歷史是我最關心的問題。”6月上旬的一個下午,在上海一家咖啡館,你很難想象坐在對面的這個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翻看著中文報紙的人是一位韓國人。

  自從1998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生於1973年的金宰賢坦言自己都沒有想到會有將近十年的歲月生活在這裡。如今,他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習之餘,他還在《國際先驅導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寫專欄,並給FT中文網撰稿。

  於是,就有了這本新書《中國,我能對你說不嗎?》。其中,這個勤讀書、喜思考、愛吃火鍋的韓國青年如此寫道,“烏龜網速、三聚氰胺、過馬路太難、景區門票太貴……是我不喜歡中國的十大理由”。他還發現,“在中國,對一些人而言,常識是行不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