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慧來:亞細安安內須先“攘外”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13:14:47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周慧來的文章《亞細安安內須先“攘外”》,內容如下:

  今年的東盟(亞細安)外長會議因未能達成共識發布聯合公報,在當地區域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政治和外交地震。東盟內部為此有聲音指責東道主柬埔寨的不作為和不負責任,並擔心11月召開的東盟峰會前景。

  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影響東盟聲譽的情況,並不意外。因為對於過去幾年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實施以及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東盟並沒有出台有效的應對措施。因此,處理好與區域外諸大國的關係,當是東盟繼續加強內部團結與協調的前提與基礎。

東盟遭遇成長中的煩惱

  歷經45年頭,東盟已逐漸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個重要角色,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為了發展與東盟的關係,中、美、俄、日等世界大國紛紛加入《東南亞友好和平條約》。在今年的外長系列會議上,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簽署了《東南亞無核地區協議》、歐盟和英國則分別簽署加入《東南亞友好和平條約》的相關文件。一時之間,東盟儼然成為世界政治的中心。

  但在成長過程中,東盟的煩惱也接踵而至。其一,東盟內部整合落後於地區與世界對東盟的需求。從最初成立時的五國到大東盟的形成,從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到東盟共同體的提出與實施,東盟整合的前景喜人,但這種整合速度仍然沒有跟上世界和東亞地區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在不斷擴展的東亞地區合作的系列平台上,雖然仍能擔當駕駛員角色,但東盟在處理地區合作與競爭、大國博弈等問題上所展現的能力仍未盡人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