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中美將改善雙邊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2-11-19 09:59:24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訊/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今天撰文“中美將改善雙邊關係”表示,根據中國“大進大出”的經濟格局,要達成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必須謀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要謀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美、中關係必須改善,至少也要過得去。作者並指出,未來中、美關係改善,顯然具有必要性且不乏可行性。詳論如下:

  近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朝野一度彌漫著樂觀的氣氛。截至2009年,若干官員、學者認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即將超過日本,躍居世界老二,今後處於坐二望一的地位,引領世界潮流,舍我其誰,於是欣喜雀躍,不免一心旁騖焉。

  筆者默忖,此風不可長,在中國崛起的關鍵節點,尤忌膨脹、躁動。一旦中國躍居老二的地位,在與龍頭老大美國周旋的過程中,勢必陷入老大、老二關係的怪圈,結構性的矛盾隨之產生,不易協調,終難善了。據此,筆者作出在外部世界借力使力的情況下,中國周邊遲早會風雲陡起的結論。於是筆者在2009年冬撰寫了一篇題為《盛世危言:中國周邊危機四伏》的長文章。不幸而言中,一年以後,而黃海、而南中國海、而東海,中國周邊狼煙四起矣。

  境外狼煙四起,境內也不平靜。環顧宇內,左右兩派意見領袖對於社會現象的觀點及其政見形同水火,扞格不入,卻均擁有為數不少的一批民眾追隨其鼓吹的思潮。長此以往,其後果恐怕不僅局限於內耗而已,風雲激蕩之日,難免會對執政當局構成波次衝擊。

  至於基層民眾則“仇官、仇富”的心態在迅速蔓延。當前大陸群體性抗爭浪潮層出不窮,動輒大批民眾參與其中,儘管多數人只是抱著幸災樂禍的立場,靜觀其變而已。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國內矛盾可能會聚焦,是群體性抗爭事件的高發期。政治暗潮正在地表之下激蕩湧動,內亂處於醞釀階段,恰如火山爆發前,地底下岩漿四處湧動,只待噴薄而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