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韓自貿區的“江湖”

http://www.CRNTT.com   2012-12-04 08:50:52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11月20日,中日韓三國經貿部長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宣布正式啟動三國自貿區的談判,釋放了經濟合作與深化的信號。新金融觀察報發表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孫興傑文章表示,無論從中日韓三國的經濟依存度還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來看,中日韓三國自貿區的發展已經嚴重滯後,三國開啟正式談判的進程,這只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江湖”水深,還需跋涉前行。

  文章稱,中日韓三國構成了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極,與北美、歐盟旗鼓相當,三國GDP之和占世界的20%,進出口額占全世界的17%上下。但與北美自由貿易區以及歐盟相比,中日韓三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缺少完整、一致的制度框架。歐洲自二戰之後便開始了一體化進程,而北美自由貿易區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建立起來,東亞的一體化由南北兩翼構成,南翼的東盟十國早在1967年便開始了東盟的構建歷程,2015年將建立零關稅的共同體。東盟不僅在努力構建次區域的一體化組織,而且也是更大範圍的東亞一體化的平台,中日韓分別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東盟成為“軸心”,而中日韓三個經濟大國反倒成了“輻條”。因此,中日韓三國自貿區的建立不僅是三國經貿關係的深化,也能夠改變東亞一體化的結構,改變南北兩翼失衡的狀態。

  自由貿易區是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的中間階段,要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並非一朝一夕。自由貿易區的形式靈活,涉及的國家比較少,因此容易擺脫“集體行動邏輯”的困境。縱觀世界,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蔚然成風,歐盟、美國紛紛構建起自己的自由貿易區網絡,而中國也已經與十幾個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多重自由貿易區的網絡是當代貿易自由化的表征。中日韓三國自貿區的建立也是順勢之舉,遲到總比沒有要好得多。

  中日韓三國自貿區的價值與意義自不待言。三國經濟相互依存度超過20%,中國是韓日最大的貿易夥伴,從戰略上來看,三國都是貿易型國家而非金融型國家,三國之間的貿易、投資、金融合作能夠降低美元波動帶來的匯率風險,也能夠推動本國經濟的轉型。沒有三國之間的緊密合作,東亞地區的貨幣合作便無從展開。無論從戰略遠景還是現實利益來看,中日韓自貿區都需要加速推進,然而,“三個和尚沒水吃”似乎是難以回避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